在印学界,大家都公认叶潞渊先生的记忆力非常好,可以说是过目不忘,不仅精谙印史源流,而且深究明清印作鉴别。其与钱君匋合撰《中国玺印源流》,阐述精微,学者称善。别著《简谈圆朱文》一篇,首次揭出圆朱印章文字圆转与边角方折之关系。通过叶潞渊先生旧藏的印谱中,我们却可以看到天才总是出于勤奋,在《潞渊见印印》静乐簃藏本中,叶潞渊先生题写了一长段跋,大致意思是,我喜好金石文字以及古印、官印、私印和玺印等,凡是看到我的朋友藏有喜欢的印章,就会借来摩挲,并亲自拓印,取其最精者编辑成册。
叶潞渊先生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福泰钱庄习金融业。不错的收入,使得叶潞渊先生就能购买到各类原拓印谱学习,这无疑是其博涉商周金文、两汉碑额、镜铭、泉币、封泥、砖瓦等文字意趣,兼取众妙,融会贯通,自成体貌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有时候,叶潞渊先生也不得不面对取舍,在其旧藏的《铜鼓书堂藏印》一书中,封面有“嘉庆四年宛平查氏集藏 吴县叶氏静乐斋藏本”,封面则是购买这本印谱的过程,叶潞渊先生提到这本印谱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上海的金氏书店中看到的,当时因为喜欢陈曼生的刀法,而希望收藏一部《种榆仙馆印谱》,但这本《铜鼓书堂藏印》确实也是善本,同时书店中还有《齐鲁古印牌》十六卷也是非常精,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于是请方介堪先生一起去看并做选择,结果选择了这本《铜鼓书堂藏印》,虽然在随后的二十年间也看到了不少名家的集拓,但始终没有再见过查氏集藏的《铜鼓书堂藏印》。
“叶先生为人谦恭宽厚,品行高洁,淡薄名利,特别是他的斋名‘静乐簃’中的‘静’和‘乐’正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童衍方先生说,“在叶先生编撰的许多印谱,除了印蜕之外,还会有源流、石质、特点等内容,特别是其将珍藏的明清至民国各家刻印一百五十方,及原拓名贵印谱一百二十种,完整地捐献给上海中国画院,用以宏扬印学,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