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慌胸痛或由焦虑抑郁作祟
申远
  尽管焦虑抑郁这些名词已经越来越为普通老百姓所熟知,但遗憾的是,很多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焦虑症、抑郁症,抑或是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抑郁远未得到准确识别和有效治疗。

  以焦虑为例,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轻度的焦虑,也称为生理性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是,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即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疾患或合并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焦虑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3.6%~28.8%,而住院患者合并焦虑情绪更高达31.2%,主要见于心内科、肿瘤科、消化科、呼吸科等。其中,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焦虑症常见的躯体症状是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研究发现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胸痛患者中,仅23%有明显冠心病,相比之下,61%的患者无明显冠心病。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中,最多见的精神科诊断是焦虑症。

  对于表现为多种多样躯体症状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而言,稳定信赖的医患关系,规律适度的心理科专科随访较药物治疗更为重要。焦虑症和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它可治疗、可预防,预后很好。患者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症状缓解后还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不可自行停药。配合心理治疗,效果更好。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就会反复就医,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

  值得一提的是,精神科药物的个体化差异很大,诊断相同,年龄性别一样,体质也差不多,但对药物治疗的效果可能会有明显差异,起效的药物剂量、药物的副作用,也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千万不可因噎废食,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擅自终止治疗。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帮助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两种方法,药物治疗是雪中送炭,必不可少;心理治疗是锦上添花,会让患者进一步康复,也非常重要。

  最后,建议广大患者多学习各种精神卫生常识,做到患病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减少病痛,意义重大。

  申远(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 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0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3版:2013·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今年秋冬提防禽流感重来
心慌胸痛或由焦虑抑郁作祟
“多事”之秋 远离感冒
耳穴疗法融汇中西贯穿古今
广告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4心慌胸痛或由焦虑抑郁作祟 2013-10-14 2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