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小区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管道设施老化等原因,曾出现过楼面渗水的情况,部分楼层存在天花板滴水的“顽疾”。赵阿姨和李阿婆这对上下楼邻居就为此事困扰不已。
2009年,家住9楼的赵阿姨重新装修了卫生间,由于卫生间本身的设计问题,赵阿姨只能在原有浴盆之上套装了新浴盆,但使用几年以后,原有浴盆连接的下水管道开始出现渗漏,造成8楼的李阿婆家卫生间吊顶下水管道处严重漏水。只要赵阿姨在卫生间内洗浴,李阿婆家的卫生间内便会落“下雨”。李阿婆及其子女找到赵阿姨、小区物业公司,希望协助修缮。但赵阿姨认为,李阿婆家漏水是10楼住户的管道存在问题,与自己无关,因为自己家中也存在漏水返潮的现象。另外,赵阿姨也考虑到卫生间刚装修不久,如果重新修缮不划算,所以不同意对浴缸及下水管道修理。双方为此事多次发生摩擦,甚至有几次还发生了肢体冲突,最后只能报警处理。
今年2月,赵阿姨的丈夫因病离世,生活的变故给赵阿姨带来了巨大刺激。赵阿姨将丈夫离世归咎于李阿婆家人的多次“无理”吵闹,拒绝配合修理。无奈,李阿婆只能起诉至法院。
虹口区法院民三庭惠力法官接手本案后,决定到现场开展调查工作。惠法官同居委会干部、物业公司一起,分别到李阿婆和赵阿姨家中卫生间查看情况,并拍照记录。惠法官建议当场实验查找漏水原因。惠法官请赵阿姨打开家中卫生间浴室水龙头,然后携赵阿姨及亲属一起到李阿婆家浴室中观察情况,果然,李阿姨家的浴室渗出了水滴,继而形成了“小雨”。惠法官又请赵阿姨关掉自己卫生间的水龙头,李阿婆家的卫生间立即“雨止转晴”。
见证了实验的结果,惠法官希望赵阿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然而尽管赵阿姨认可了漏水问题与自家有关,却因两家矛盾已深,在思想上一时无法“服软”。双方来到居委会协商。惠法官告诉赵阿姨,李阿婆家漏水与其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就相邻法律关系来讲,赵阿姨有帮助李阿婆排除漏水妨碍的义务。接着,惠法官又与李阿婆儿子沟通,表示赵阿姨现在居丧期间,心情难免低落,希望能够理解。李阿婆的儿子主动向赵阿姨表示道歉,物业公司表示免费为赵阿姨维修浴室下水管道。赵阿姨抵触执拗的情绪缓和了许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房屋漏水问题由物业公司维修,费用也物业公司承担。维修过程中尽量避免损害赵阿姨家浴缸;物业公司于赵阿姨亡夫“做七”结束后施工。
通讯员 余甬帆 孙正君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