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转型,是眼下热门的话题。
的确,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改革是唯一出路。比如,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对此,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从“人口红利”要转向释放“制度红利”。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压力,通过促进生产要素在部门和企业间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一系列改革,提高潜在增长率,释放“制度红利”。
不过,改革、转型要拓宽眼界,不要一窝蜂挤在一条羊肠小道上。比如,《热点解读》报道的上市公司近期纷纷高价抢购游戏公司,就有点资源配置重复。这种高价收购行为本身,正在演变成一场疯狂的游戏。游戏公司获得了暴利,但谁能保证投资者未来一定能获得巨大收益?上市公司要转型,要投资新兴产业,这个没错,但干吗眼睛只盯着游戏?新兴产业不是只有网络游戏,可投资的范围很广,不要扎堆了。
——编者
在特定的发展阶段,生育率下降以后会出现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迅速、劳动力充足的人口转变阶段。这时,通过劳动力投入、资本积累、教育发展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促成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被称为“人口红利”。2010年之后,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负增长,中国的人口红利趋于消失。
既然人口红利消失和经济增长减速是规律性现象,我们需要学会接受这个现实。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仍然存在着诸多体制性障碍,妨碍生产要素供给能力、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潜力的充分挖掘,通过在重要领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获得“制度红利”。这种制度红利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人口红利消失对潜在增长率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协调、平衡和可持续。 ——蔡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