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第三届口语传播高峰论坛呼吁尽快补上当前的缺失——~~~
第三届口语传播高峰论坛呼吁尽快补上当前的缺失——~~~
第三届口语传播高峰论坛呼吁尽快补上当前的缺失——~~~
第三届口语传播高峰论坛呼吁尽快补上当前的缺失——~~~
第三届口语传播高峰论坛呼吁尽快补上当前的缺失——~~~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三届口语传播高峰论坛呼吁尽快补上当前的缺失——
校园,怎能没有琅琅读书声?
王蔚
  现在还有多少人热爱朗诵?还有多少学校热衷开展朗诵教学和活动?近日在沪举行的“2013第三届口语传播高峰论坛”上,专家们就朗诵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作了研讨。该活动是由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市语文学会主办的,主题为“朗诵艺术与当代生活”。 

  华东师大传播学院教授王群作了《危机与对策——当下朗诵态势分析》的演讲。他说,队伍老化、定位困难、独立性不强、艺术性不够等,正在严重制约着朗诵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有专家在论坛上呼吁,中小学课堂应当为朗诵和演讲提供必要的时空保障,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演说魅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是否有“气场”,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出口成章、逻辑缜密、富有感染力密切相关的。 

  论坛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还前往上海市三新学校朗诵基地,实地观摩了青少年朗诵爱好者的风采,并就普及提高语言艺术、培养造就朗诵人才做了研讨。专家们还对青少年如何学习朗诵提出了建议。 

  【相关链接】 

  课堂朗诵教学基本法则 

  ●用普通话语音朗读朗读和说话不同,它除了要求朗读者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外,还要求朗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与内涵理解有机结合朗诵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文章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文章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从喜欢朗读开始做起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把朗读放到应有的位置,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书,切实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市民文化节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地产资讯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国际新闻
   第A29版:国际新闻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3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连载
   第A40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海外课堂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关注工博会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移民热点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每节课都从疑问和探究入手
校园,怎能没有琅琅读书声?
要强身健体 先“知己知彼”
中新两国大学生“共话”戏曲时装秀
星河湾双语学校牵手杜克大学引入衔接课程
新民晚报校园内外/教育周刊B04校园,怎能没有琅琅读书声? 2013-11-13 2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