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人爱吃洋芋。什么吹灰点心、炸洋芋果、煎洋芋饼、炒洋芋丝、炸洋芋片、青椒洋芋丝、酸菜洋芋汤……大小餐厅应有尽有。更不说夜市小摊上油炸的洋芋,烧烤的洋芋,金黄金黄,油噜噜的令人垂涎。还有切成波浪状的洋芋,在油锅里煎一阵,捞起,拌一点辣子面或食用香料,装进塑料袋,已成了一些学生们最爱的零食。
在昭通,可谓“无洋芋不能成菜”。洋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人赞誉它是“地下苹果”。洋芋在北方又叫“山药蛋”,但有些地方的洋芋又麻又嫩,不知是否芋种和土壤的问题,为此,那些山药蛋都被打成了淀粉或干脆卖掉,换几个零钱。昭通人却对它情有独钟,甚至把它当成主食。乡下走走,热情的主人总会把洋芋作为第一道迎客的佳肴端上桌来,看着那热气腾腾白白胖胖的熟洋芋和喷香可口的蘸水,就由不得你不动筷子了。城里的餐桌上,洋芋丝也是铁定要上的菜。昭通人常会说这样一句口头禅:“吃洋芋长子弟。”(意指英俊、漂亮)可见其美味和知名度。
昭通人偏爱洋芋,也许和从前的艰难岁月有关吧,在举国上下都经受饿饭的日子里,洋芋对昭通人恩施,救活了无数饥饿的人。洋芋对贫穷而质朴的昭通人来说,是另外一种骄傲。每年夏天,在热浪滚滚的田间,总会出现翠绿一片。面对这样的情景,你仿佛觉得自己走入了另一个世界。“这就是洋芋苗苗,你们城市怕是见不到这样的盛景吧!” “今年雨水不济,全靠这洋芋填肚子。别看开春以来滴雨未下,可每亩挖上个1000多斤没问题。这可是咱老百姓的救命蛋啊!”在一旁的老农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自豪,说话间,他们脸上的“沟壑”也顿时平坦了许多,仿佛已经看到了土层下茁壮成长的洋芋蛋蛋。
如今,习惯了传统种植的农人正在改变着思维方式。他们大面积地试种“脱毒洋芋”“改良洋芋”,开发洋芋进行“深加工”,甚至与老外签订了营销合同。带着昭通人特有的自豪,一车车运往地图上一个个他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地方。如今的洋芋,已不再是填饱肚子的“救命蛋”,而是让他们奔向小康的“致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