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分别位列世界恶性肿瘤的第五和第三位,在我国更是位居第二位的肿瘤死亡原因,其预后差,容易发生复发及转移,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通过几十年来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肝癌发生的分子机理有了一定认识,其中,陈国强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通过检测727例肝癌病人的癌组织样本中Cbx4的表达,发现高表达Cbx4的肝癌病人手术后五年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Cbx4的肝癌病人,由此课题组提出Cbx4是独立判断肝癌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发现Cbx4的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新生血管密度呈高度正相关,即在多种皮下与原位肝癌实验小鼠模型中,Cbx4高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新生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反之,抑制Cbx4表达则明显抑制甚至阻止肝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该发现揭示了Cbx4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该项研究发现了Cbx4与肝癌病人的生存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临床上判断肝癌预后的指标;同时发现Cbx4通过其SUMO化连接酶的活性调控肝癌的新生血管生成,提示发展靶向Cbx4的SUMO E3连接酶活性的药物可能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此外还发现Cbx4调控了低氧反应中许多靶基因的表达,提示其可能也在与低氧反应相关的其他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中发挥作用,为这些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