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反政府街头政治为何频频上演?谁能带领泰国走出“围城”?
反对派“封”什么
此前在与政府对峙过程中,反对派占领过总理府、财政部、外交部等重要机构,也占领过机场等交通枢纽,但政府运作能力并没有缺失。
虽然在泰国历史上十多次军事政变时总是先占领传媒,但反对派在政治诉求方面需要拉拢媒体,而且大多数媒体掌握在社会精英手中,本身就与反对派一阵线。
所以,反对派这次把封锁要点集中在政府通信机构,例如两大电信公司CAT和TOT。如果这两大公司被占,政府的电话、互联网等系统可能中断,在沟通、下令、发声等方面会存在障碍。
反对派“想”什么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泰国街头政治的最直接效用就是逼迫政府动手,产生巨大连锁效应。
2008年“黄衫军”占领总理府和国会,迫使沙马政府动用武力,导致人员伤亡,不久沙马政府倒台。2009年“红衫军”组织街头集会,一直持续至2010年5月,时任民主党总理阿披实最终下令军警“清场”,导致90多人死亡,近2000人受伤。民主党在后来的选举中落选,阿披实本人受到刑事指控。
所以一些泰国媒体认为,以街头集会方式迫使政府动武导致伤亡,进而产生国内、国际反应和压力,或许才是反对派的真正目标。
反对派“等”什么
泰国政治两派对立的独特性以及军事政变频发的“传统”,让反对派有所等待。
尽管泰国有法可依,但执法力度薄弱,过去几年被法院判处监禁的一些集会领导人,无论“红派”还是“黄派”,几乎都没有真正入狱。
反对派期望靠集会催生无政府状态,从而促使军方出面推翻政府。2006年,反对派正是靠无休止的大规模集会,制造出社会混乱的表象,促使军方以结束无政府状态为由,推翻他信政府。
反对派“图”什么
反对派短期内希望推翻英拉政府,长期则试图彻底摧毁他信集团的政治根基。
他信极盛时期在500议席的国会下议院掌握超过380席,尤其他靠惠民方针收买底层民众,牢牢把握大多数选票。
2006年军事政变后,军政府出台对他信集团非常不利的新选举法。但次年国会选举又是他信一派获胜。民主党这才发现,除非彻底修改选举制度,中产再怎么闹也无力回天。所以这一次反对派铁了心,不“废”看守政府不罢休。 凌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