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可缩至三五天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4号周边变工地,挖基坑、排水、底部铺垫混凝土,吊装……水是水,泥是泥,还混杂了不少钢钉在里面,脏乱还其次,万一有人不慎掉进坑里,万一踩上了钉子……想想都后怕。
幸运的是,4号偏居小区一隅,人来人往不算多,本幢居民小心翼翼等到竣工。可要换了别的试点小区,就不知道情况会怎么样了。
所以,4号居民对改进施工技术的一点希望是:加装电梯,最好“工厂化施工”,别在小区现场施工,就像造大桥一样,在车间分段造好了,到现场直接安装。如果有“工厂化施工”,做好了前期准备,上午开挖基坑,中午混凝土为基坑底部垫层,下午吊装覆土,最快三五天就能完工,而且保障工完、料尽、场地清,环境质量和安全系数都可以大大提高。
一梯几户对号入座
首次装电梯,4号的居民跟规划设计机构打了不少交道,究竟怎么设计才能既满足电梯的封闭性要求,又不妨碍楼道采光?单单这个问题,来回论证就不下十来次。
现在想想,15处试点所在区域不同,但房屋结构类型却是有章可循,某一类多层如何加装电梯,规划建设也都大同小异,如果权威部门分门别类给出方案图纸,居民省力了,加装效率也提高了。
于是,去年11月市建交委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栏推出了《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设计导则(试行)》,导则由建交委牵头、房地、规划、消防、质监部门参与,专家设计论证,专业性、权威性和实用性,不言而喻。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从一梯一户到一梯六户,都可以对号入座。
省电省钱绿色环保
电梯装上了,业主都因此新添了财产,自己的财产自己负责,电梯要是能省电,日后的运行维护就能少花钱。于是,节能环保,就成了试点电梯的不二之选。
4号的电梯门宽80厘米,可同时乘8人承载640公斤。这样的容量,就算是搬家,沙发、床垫一起进来,也没问题;4号居民选的节能电梯,即便按照1梯2户6层共12户乘坐计算,每月所需支付电费仅为200-220元。
既有多层住宅装电梯,既然享受财政补贴,就应做好“环保表率”。
【编后】
4年来,本报持续关注老楼加装电梯的每一步进展。今天,从一个试点的成功不难发现,代表的履职方式和社会的管理需求,都在发生着新变化。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破解了哪些瓶颈,将来推广还要有哪些创新?本报将连续推出报道。读者可通过“新民法谭”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xmft2013)发送建议,参与讨论。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