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名作原创地前沉思
黄伟明
  ◆ 本报记者 黄伟明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尽管是荷兰后印象派的代表性画家,但是法国对他的艺术创作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梵高的人生虽然短暂,但他却留给后人一份独一无二的艺术记忆。尽管他只在巴黎和法国南部小镇奥维斯各逗留了两年,这段时间却是他留下最多震撼心灵的作品的时期。

  来到巴黎后,梵高结识了毕沙罗、窦加、高更等印象派画家们,并接触了日本浮世绘的绘画风格,于是他一改荷兰时期所表现出的用色阴暗、造型滞重,他开始采用印象派画家的技法,变得色调明快,一度倾向修拉的点描法,题材则转向花卉、巴黎景物、人物肖像以及自画像。无论是画风的转变还是题材的变化都明显让人感觉到梵高在心境上逐渐复杂了起来,或许正是这摸索新观念的过程使得这位内心过于敏感的天才走向了最终悲剧。

  梵高已逝,然而常出现在他作品中,位于法国阿尔勒的奥维斯小镇却至今仍吸引着无数艺术迷们前去找寻梵高、高更等人的踪迹,我也不例外。带着对梵高的敬意,我踏进了这座藏了很多故事的神秘小镇,一幅幅在当今仍是令人惊叹的构图在脑海里如同放电影般出现,我一一找寻着梵高画作中的景色和角度,试图用摄影的方式体会一下亲临百年前梵高创作现场的真实感。

  在奥维斯小镇的梵高居住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毁于一场大火了,然而面对每年络绎不绝的观光游客,当地并没有复原出一座故居来,或许是当地人并没把梵高那么当回事,又或许梵高之于小镇的意义全都永恒地留在了他的作品中,不需要拘泥于形式了。不过,当年梵高创作的《晚间咖啡吧》原址还在,如今已成了小镇上生意红火的餐馆,餐馆门前仍保留着他笔下最经典的黄色基调,让特意来此者能够坐在这里,边享受美妙的夜景,边感受梵高的心情。虽然这里已然失去了那时候咖啡吧的质朴,即使站在同样的角度,看到的也不再是同样的景象,但最标志的黄色遮阳篷还在,就足够了。

  来到当年圣雷米小镇医院,除了勾起对《小镇医院》和《加歇医生》这两幅油画的回忆,也总不免想到关于梵高精神错乱自割耳朵,最终开枪自杀的悲剧。也正因如此,在很多美术史的评价中,梵高总是被描绘成一个乖戾、孤傲的艺术家,而事实上,他对于朋友的珍视和虚心学习的态度也许会让当代很多艺术家感到惭愧。1886年,梵高移居法国巴黎,陆续结交了很多画家,包括人们熟识的高更、马奈,以及诸多从事艺术领域的工作者。印象派画家之间的友谊,是通过他们无数次交流产生的火花,当中不免有摩擦,但在艺术的坚持上他们都显现出当仁不让的大家风范。梵高在自杀前一个月为精心照顾他的加歇医生绘制了那幅有名的肖像,他甚至写道:“加歇成了我的朋友,有点像兄弟,我们不但长得像,而且想法也很接近……”“我希望把我对这个人的感觉和爱慕之心画进作品里。”

  行走在梵高曾经生活的小镇,我越发感触良多,我想梵高能在美术史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不仅在于他留下的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在于梵高自身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对友人的真挚,这些其实更值得后人特别是艺术家们去品读和思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市民文化节
   第B12版:市民文化节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当代艺术为何少有经典
在名作原创地前沉思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B03在名作原创地前沉思 2014-01-18 2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