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野苦翁”徐才友
华振鹤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徐才友 篆刻
  ◆ 华振鹤

  热情、豪爽、执着,凡是认准的目标决不半途而废,一旦拿起刻刀便心无旁骛。篆刻家徐才友先生凭着自己对篆刻艺术的挚爱,在近20年时间里勤奋地读印、治印,至今已创作了二千余方。套用一句古话,叫“印山有路勤为径”。徐才友在攀登艺术高峰时,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徐才友号三堂斋主,世居市郊大场镇,教书为友。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滋润了他的艺术心灵;相对封闭的环境,又有利于他远离喧闹,从事自己的所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萌生出了对篆刻的热情。凭着一部清人闵齐级的字书《六书通》,开始了自己的不归路。在教书育人,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这上头,常常是清风明月为伴,就着灯光操刀不辍。回忆起这一段往事,他总会笑道:“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徐才友治印,曾经得到过名家点拨。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主要还是依靠自己努力,“吃百家饭”。不过,这一来,反而使他更少束缚,更有利于吸取众家之长,在变化中进行创作。他从反映明清流派的重要谱录起步,包括《汪关印谱》和著名的三堂印谱(即《赖古堂印谱》《学山堂印谱》《飞鸿堂印谱》的总称),打下很好的基础。然后上溯秦汉玺印,下及明清各家,融古铸今,自成面目。他刻的印章,显得工整稳健,挺拔秀润,古朴苍劲;白文印圆劲中见苍朴,朱文印细劲中显平和。他十分喜爱陈巨来温文静雅的圆朱文印,在这方面花过相当精力,行家评价他的圆朱文印为“圆转流动,细边细文”,很得人们喜爱。

  大家都说,徐才友创作态度相当认真。一印在手,他必仔细揣摩,按照字形、字义的不同进行排列组合,使之既变化又统一。而这种变化又能在文字学上找到根据。可见他的印外功夫也相当扎实。这些年来,他大量阅读文史哲和书画印书籍,光自己藏书便达数千册,其中大都是古今名家印谱和文字学著作。他说:“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篆刻家若不钻研文字学,弄清文字的造字法、起源、发展、演变,篆法就无从谈起。而如果不讲篆法,篆刻家便与刻字匠无异了。”

  现在,徐才友继续跋涉在印山学海之中。他为自己刻过一方印:“乡野苦翁”,这“苦”字下得极好。“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就是磨练,就是努力。相信经过不断磨练的徐才友最终会散发出梅花般香气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市民文化节
   第B12版:市民文化节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东皋印家许容与黄学圯
思言雅墨见风骨
“乡野苦翁”徐才友
画心灵的现代交映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乡野苦翁”徐才友 2014-01-18 2 2014年01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