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饭是一道简单而又富于创意的美食。说简单,是指饭菜一锅煮的方式及直接用饭煲进食。
食肆的煲仔饭品种繁多,常见的有腊味饭、排骨饭、滑鸡饭、牛肉饭、肉片饭、黄鳝饭、田鸡饭等等,在经典的煲仔饭食店可看到这样的景象:店铺的当门处摆一长溜灶头,灶头上坐着一个个热气蒸腾的瓦煲仔,一般的店都可同时煮十来煲饭,煮饭的师傅手持长筷子在灶前巡来巡去,根据情况调整火候,撤走煮好的,加入待煮的,场面也颇为壮观。判断饭熟与否,一是看时间,二是凭经验,一般来说,煮一煲饭得花十来分钟,而饭熟透时所冒出的蒸气和香气,也可作为参考,由于瓦煲的煲底厚,因此,即便是用旺火焗饭,也不容易把饭烧焦,待锅盖上冒起白烟,饭菜的香味从锅中溢出,这煲仔饭就算做好了。
我从小就爱吃瓦煲饭。那时候母亲爱用瓦煲做炊具,用柴火烧饭。用柴火烧的瓦煲饭不光饭味足,而且还透出一股特殊的饭香。
那年月腊味也是稀罕物,平时难见得着,只有到了过年前后,猪肉多了些,父亲才会拿一些来腌晒,做成腊肉。母亲会用腊肉做出很多花样来,但我们最期待的还是母亲用柴火烧的腊肉瓦煲饭。腊肉饭的制作极简单:大火将米饭烧开,稍收水,即可放进腊肉,此后可逐渐撤去明火,只余炭火焗饭,待炭火渐熄,香喷喷热腾腾的腊味瓦煲饭也就做好了。
已经多年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了。厨房的革命首先从燃料开始,先是由燃煤取代了柴火,然后是燃气取代了煤;而炊具的变化也令人眼花缭乱,电饭煲的出现彻底颠覆了现代人的烹煮方式,在城镇家庭,恐怕没什么人愿意再用瓦煲这样的传统炊具来烧饭了吧。
当古老的瓦煲被现代都市的厨房所冷落,煲仔饭的生意却越做越红火。我常常到我家对面的食店吃煲仔饭,此店的煲仔饭做得十分地道,米一定是用上好的丝苗香米,取其米粒晶莹瘦长,煮出的饭粒形状修长优雅,口感柔软而有韧度;菜式与酱汁的调制也十分讲究,如排骨、黄鳝多用豉汁来腌制,鸡肉、牛肉等则以姜汁糖酒来调味,而酱汁的调配更是食店的秘技,大抵系用上好的酱油加入糖和各种香料制成,饭菜熟后,浇上此汁,可令饭食更添鲜美。据说用粗陶瓦煲煮出的饭特别香,这或许与这种煲材质粗疏、透气和导热性能合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