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去年新增五十一座第三卫生间,至此全市已达千座。但这么多第三卫生间,有的挂着残疾人标识,有的铁将军把门,有的设在男厕所内,使这些第三卫生间成了一种摆设。
设第三卫生间的本意,是满足父母带异性孩子、子女带异性老人外出时如厕的需要,这是一项十分人性化的公共设施。但第三卫生间建成后挂上残疾人的标识,健康的人必然认为这是残疾人的专用厕所,没人跨进去。至于铁将军把门、建在男厕所里的第三卫生间,那就是一种真正的摆设了,或许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许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压根儿就不想建第三卫生间。第三卫生间建了近千座,结果变成了一种摆设,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违背了建设第三卫生间的初衷。
造成这种现状,不能不说与官僚主义作风有很大关系。主管部门任务下达了,资金下拨了,只看统计数字完成了,没有深入调查一下这么多第三卫生间建成后有没有对外开放,有没有发挥作用,老百姓知道不知道第三卫生间的含义,什么状况下可以使用第三卫生间。
因此,对第三卫生间应该用什么标识,应该尽快出台一个方案。由于许多人对第三卫生间的含义还不很清楚,可以在第三卫生间门前张贴简要的使用说明。公厕中存在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在新的一年开始时,该提上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