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思想缺席,难逃“丑陋”命运
陈守文
  ◆ 陈守文 (本刊特约评论员)

  为建筑注入思想,这是时代的要求。进入新的一年,这种呼声更为迫切。

  马岩松,作为中国较早加入世界建筑设计竞技场的人,他在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密西沙加市那场声势浩大的建筑设计方案确定的宣布仪式上,成为笑到最后的建筑设计师,他的作品赢得当地青睐的原因就是:建筑带给人无限遐思。

  马岩松说:“‘玛丽莲·梦露大厦’不是我们定的名字,而是当地一家著名媒体上的评论家这么叫起来的。他们认为,这大厦看起来可以和玛丽莲·梦露婀娜的姿态媲美。而建筑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品,不是要刻意造型,而是真实地反映人性、自然,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发人们丰富的心理活动。这栋建筑有人说像玛丽莲·梦露,也有人说像流动的音乐,但都给人美的感受。”“我们所有的作品,都反对机器带给人的压迫感,也反对‘技术第一’口号下的低成本复制,人需要从工业时代的紧张与压迫中解放出来,寻找平等、开放的空间,建筑要满足的功能性,应该延伸到人的精神世界,给人的生活创造更大的自由、更多的可能性。”归根到底一句话,他的设计为建筑注入了思想。

  因为有了思想,建筑就成了“这一个”,独具魅力,无法抄袭。反观我们的城市中,太多的设计太多的模仿。网民评选的2013年十大丑陋建筑又出炉了,不论是合肥的万达,还是北京兴创大厦、华西村建筑群、广西美术馆等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一味模仿、僵硬地模仿,要么模仿中国鼓(结)、“大肠”、大雁塔、蜡笔画卷、高高的瓜皮帽等等,太具象的模仿,思想便缺席,便难逃“丑陋”的命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建筑与自然“渔歌互答”
思想缺席,难逃“丑陋”命运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B03思想缺席,难逃“丑陋”命运 2014-01-25 2 2014年01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