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黄一峰在北京和来自上海的余进结缘。余进是湖北人,1986年毕业于江苏农学院(现为扬州大学)园艺系。两个种草莓人随后携手合作在崇明港西镇开始了种植生态草莓致富农民的事业。
在台湾大学的黄一峰的伯父35年前把休闲农业这一理念推广出来。黄一峰的父亲是农民,曾开辟了南台湾农村的第一个观光采摘草莓农场。原来台湾的草莓也因为打农药过多,当地人不吃。有机蔬菜可以种,生态草莓也应该能种,既然有细菌病害,我为什么不能用其他病菌来吃掉它?种草莓最怕的是“二点叶螨”,俗称“红蜘蛛”,一旦染上就需要喷药,很毒,越喷越毒,一星期就能导致草莓秧死掉。黄一峰研究出利用捕食螨来吃掉“二点叶螨”的办法。
余进大学毕业回湖北老家三年后来到崇明,他也是一位专家。他进一步说到了全封闭的基质育苗。他到美国、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去考察。用锯末(木屑)、稻壳(米糠)再加有机肥,工作人员要戴口罩进去,这样的环境下培育出来的先天种苗确保了有机无病,被称为“脱毒苗”,因为“根正苗红”健康,以后就可以少用药不用药。
推广生态种植方法,关键是成本,如果生物农药太贵农民都买不起,那么结果可想而知。黄一峰的理念,余进的办法,他们收集寻找崇明当地的微生物,如遍地都是的秸秆、芦笋秆、豆粕和水产品的下脚料可以作氨基酸肥,放在田里土中,然后生产出让人交口称赞的假日岛农庄的生态草莓,这就是被崇明县农委高度认可的崇明家扶家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杰作”。做农业很难赚钱,现在,除了合作社的农民,连港西镇附近的农民也“复制”了假日岛农庄的生态栽培法种草莓,长势特别好味道特别甜。夫妻两人种5亩地,每亩收入6万元,去掉10万元的成本,纯利润可达20万元。 本报记者 朱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