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马年春节了,我还在忙忙碌碌年底的工作和事务,见微博和微信上正热转一张“马上有钱”的图片,我脑中却只响起一个旋律:“回家,马上回家”,这时候家乡崇明如一座丰盈的谷仓,早已积满过年的壮阔和香氛……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似乎是文人的雅致,但在春节里,一家人围着炉火,色如牛乳的老白酒已经烫热,鲜嫩肥美的白山羊肉已炖得酥软飘香,芋艿也已滚得烂熟,这时候往锅中放上几把小葱,清白肥嫩,袅袅的香气如同小天使一般往屋子里布放清香……在这样的美食前面,人的心肠都会变得柔软而温润。
过年的美食中,我还喜欢一道让人胃口大开的点心:“春卷”。(有的人家还会做“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母亲是个厨房好手,一些青色素菜经过她调理,也会变得美味无比。母亲自己用面粉擀出春卷皮,薄而小巧,摊在青瓷盘里,宛若一朵朵的白云,一层层的雪片。从自家竹林里挖来冬笋切成笋丝,再配上豆芽、韭菜、豆腐干、葱花等,最好是不用肉丝,只用蛋皮,做出素馅,然后一家人来包春卷,那是全家欢畅快乐的时光。我们一边卷,母亲一边在土灶前起油锅,微火燃起,春卷在滚烫的油锅里“哧拉哧拉”地响,这真有点“炸春”的味道。萧瑟的冬日寒气全被驱逐而去,盎然的年味也就是在这种丝丝脆响中悄然莅临。
刚炸出来的春卷一端上桌,一朵朵白云已变成金黄,一层层雪片已变成阳光,顿时,满室香气四溢。急急地咬上一口,外面脆崩崩,里面热乎乎、香喷喷,满口余香……令人想起四周走动的那些满脸沧桑、外刚内柔的灵魂!
现在,母亲年事渐高,已多年不做春卷,但迎春的心绪,颇有些家书抵万金的味道。杜甫也曾经说过:“春日春盘生细菜,忽忆两京梅发时”,那是怎样的灿烂。现在,春节回家,偶尔我也会到菜场买上现成的春卷皮,用虾仁、香菇、笋丝等做馅,炸上几盘,仿佛从忙碌的日子里挖掘出了黄金!
写到这里,脑中马上浮起一句诗:“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春到人间,万物生辉。过年了,海岛百姓家家酿酒、炒花生、炒蚕豆、磨粉蒸糕,贴春联、燃香烛、敬尊祖,春节里,也常见岛上的某条路边彩旗飘飘,一直延伸某户人家门前,不用问,此户人家必有结婚之喜,这彩旗便成为宾客的指路招牌,透着些乡下人的质朴和智慧。而小孩往往是最起劲的,奔东跑西,在田野和村庄之间玩着放鞭炮、“掼纸炮”的游戏,那时,古韵和诗意会随着爆竹席卷这片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