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山湖西岸的商榻人,过去对传统春节十分重视,不仅要过得隆重热烈,而且还有一套严格的礼仪习俗。
从腊月初一到大年三十前,商榻人主要忙于做五桩事:一是置办年货。除了宰杀猪羊鸡鸭鱼外,还要采办各类年货,如笋干,黄花菜,粉丝,红枣,桂圆,花生,赤豆,茶叶,炮仗、糖果等,有的还用糯米自家制作米酒,腌制咸肉,咸鱼,以备过年待客之用。二是蒸壮糕团。腊月廿三,廿四,家家户户主妇,都会亲手制作圆子,当地人称之为“圆团”。圆子蒸熟后放入竹编大箩笾内,甜的豆沙做馅,咸的雪菜肉丝做馅,并用红印点色,甜的点一个印,咸的点两个印。据说,过去到腊月廿四,外出做工的人,都会在这一天回到家,与家人团圆准备过年;腊月廿七、廿八每家每户开始蒸壮年糕,用粳、糯两种米粉对半搅和,拌入红糖水,考究的还要加入核桃肉、豆沙、芝麻、红绿果脯丝。出笼后,在年糕上盖上“囍”或“福”字红印,插上柏枝,留作新年正月走亲访友、招待客人。三是大扫除。腊月廿五、廿六两天,当地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一起动手,清扫屋子,擦洗碗柜,洗晒被褥,理发洗澡,以干净、清爽的环境迎接新年的到来。四是献灶祭祖。大年廿九,每家主妇都要擦亮香案烛台,拿出预先备好的糕团蒸热,盛入盘内,供献灶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再烧荤素六个菜,端上客堂八仙桌,摆好酒盅、筷子,点上香烛,斟上黄酒,叫喊先祖列宗享用。仪式完毕,主人还要烧上锡箔,以谢祖荫护佑之恩。五是贴年画春联。大年三十上午,大人先让孩子,洗净手脚,换上新衣裳、鞋袜,再吩咐将年画春联贴在客堂大门上,有的还在室內门窗贴上喜鹊或福禧字样,以示新年新气象。
年夜饭是商榻人最为看重的。吃年夜饭前,男主人先到屋外场地上燃放爆竹,俗称“关门高升”。然后主人关上大门喊一声“吃年夜饭啰!”这是全家上下一齐动手,将烧好的一个个菜肴端上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意即为“闷声大发财”。吃罢年夜饭,长辈给小辈发“压岁包”,意为年终有余钱;大人还叮嘱小孩:初一忌动刀剪针、扫帚,倒垃圾,砸坏东西,不准说“死”、“钱”,等话,否则认为不吉利。大年初一凌晨,守岁的男主人又会叫上孩子,打开大门,到屋外燃放爆竹,俗称“开门高升”,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喜气盈门。早饭前,每人要吃一碗甜点,内有红枣,莲心,桂圆等,象征来年生活甜甜蜜蜜,开开心心。
商榻人还有喝“春茶”的习俗,从大年初一开始,一天喝一家,从村东第一家开始,一直喝到村子最后一家,才告收场。轮到东道主的这一天,主妇一大早,就要挨家挨户去相邀,又叫“喊喝茶”。喝茶时,主人要用上好的茶叶沏泡待客,还要为每人备上一碟“茶点”,内有甘蔗,核桃,桂圆,黑枣,花生,糖块,柿饼等,茶客们相聚在一起,互相问候,谈聊家常,吴侬软语,气氛十分热闹融洽。
过去,正月十五元宵日,这儿还有“烧田”(俗语曰:“烧烧田角落,来年收谷六石六”)的习俗,如今已很难见到了。
十日谈
年 味
看着老家来的年货,让人仿佛回到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