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用考试选拔学生
教育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升初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
2 “就近入学”报名数多于招生数采取随机派位
推进小升初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允许多校划片,即招生片区内不止一所初中。但由于初中间教育质量有差异,实现均衡还需要过程,为确保优质初中入学机会均等,当前,允许片区内所有学生报名。当出现学生报名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情况时,要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录取学生。
3 小学生毕业可升入该小学对口划片初中
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时表示,学生小学毕业后可升入该小学对口划片的初中。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原则上,学生应在户籍地、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居住地入学。符合这些条件的,按照《意见》规定,小学毕业后可升入该小学对口划片的初中。不符合条件的,由小学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规定。
4 加快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升学制度
要求各地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规定,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做好随迁子女就学,试行学区化办学,在加快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同时,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小学升入初中制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提高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公立与私立势力格局大洗牌
民办学校原有的生源优势将不存在
在“就近入学”新政的连续大动作后,坊间纷纷猜测,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格局将重新划分,民办中学采取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意味着它与公办学校的生源相同,而失去了以往的优势。
现在优质民办学校之所以这么热,更多的是它通过考试,集中了优质的生源,使它在中考时的升学率高,考上优质高中的学生多,这就形成了优质民办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如果取消了考试选拔学生,民办中学也就失去了和公办学校竞争的优势。而公办学校因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强,教育质量高,还免费,可谓价廉物美,很多家长将会宁愿选择公办学校。
全城热校!公立重点学区房屈指可数
不是所有的学区房都是名校地产
就近入学新政的出台,让家长们对于公立重点学区房陷入了全城热恋。与还不明晰的民办学校将如何招生的扑朔迷离相比,拥有一所公立名校附近的对口房产,似乎更是一条可取的理想入学的道路,这就是家长们眼中的名校地产。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挂名名校地产的房源比例仅为5%-10%,但是其中能够真正称为公立重点学区房却屈指可数,并不是所有的学区房都是值得入手的名校地产。
不要折腾,要高匹配
建在学校旁,却不一定是学区房!由于学区划分非常复杂,即使在学校周边的房子也有可能不属于该学区。只有完全符合学区划分与学校招生简章的住宅区,才是高度匹配的名校地产,才能够保证孩子顺利获得入学资格,家长们一次决定搞定一辈子,不用再折腾。
不要一般,要全名校
履历表上只有一所小学是名校?这怎么行!连续不断的名校记录才是完美履历。很多家长相对比较重视高阶教育,认为幼儿园、小学可以由家庭教育补足,但是殊不知学校获得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从小就建立的朋友圈,以及开阔的眼界,为未来获得更多机会。
不要断档,要全学龄
对于孩子未来发展而言,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很重要,完成全学龄名校是一个不可能任务?需要不停搬迁才能达成?通过搬家满足不同学龄的学区房,称不上真正的名校地产,只有能够让孩子们获得十二年一贯制名校教育的学区房才是真正的名校地产。
不要透支,要高价值
为了孩子倾家荡产买名校学位,这是很不明智也不可取的行为,盲从市场炒作,为了一个上学的指标,就要付出比周围其他房产贵30万元以上的价钱,太不合理。只有真正匹配货真价实名校的学区房,才是具有价值高度的名校地产,只有配套12年一贯制的名校学区房,才是值得家长们为之投资的楼盘。
紫竹半岛:名校成功学
名校不是炫耀的标签,是给孩子最切实的保障
紫竹基础教育园区是紫竹园区、华师大和闵行区政府部门三方合力打造的重点项目,涵盖了华师大附属紫竹幼儿园、华师大附属紫竹小学、华师大二附中附属紫竹校区等名校,为孩子将来提供全面保障。
都说赢在起跑线重要,赢在终点线同样重要
华师大的附属学校是上海最具口碑的公办学校之一,名校比比皆是,而华师大紫竹基础教育园区不仅仅拥有各大名校,更致力于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具有良好声誉的“12年一贯制”教育园区,更能让小朋友们获得长线名校教育。
超性价比名校社区,高性价比无需透支购买力
紫竹半岛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名校地产,在即将到来的学区房高峰房价前,依然保持3万/平方米的单价,成为上海最具性价比的名校地产之一,既让孩子们拥有美好未来,又让家长们从买房和择校的双重压力中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