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来这里开饭店已经八年了,是有证的两家之一。看到这里来一家、换一家,也看到周边居民与无证餐饮矛盾不断,原因无外乎是噪音、油烟和食品安全。
“打电话投诉的,给政府部门写信的,可总是解决不了。你看这里在冒泡,下水道堵了。”他指了指地上的窨井盖。没办法,做餐饮的油腻肯定少不了。不过,事情都有两面,这些无证的餐饮店也给周围居民提供了方便、便宜的去处,所以能生存。
好消息来了。近段时间,闸北区食药监部门正在充分调研、制定试点方案,希望辅导这些无证餐饮变有证餐饮,时间节点是争取今年内。难度不小,环评难过,但总归有了个办法,可以朝规范化的方向去。
在上海来说,这个地方的问题绝不是个案。无证餐饮量大面广,成因复杂,容易回潮,其治理亦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配合,多管齐下、持之以恒。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