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教育论坛·三月场”嘉宾精彩发言集锦
~~~“新民教育论坛·三月场”嘉宾精彩发言集锦
~~~“新民教育论坛·三月场”嘉宾精彩发言集锦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面对面”到“肩并肩”
“新民教育论坛·三月场”嘉宾精彩发言集锦
言言
  ● 卢起升 (市八中学校长):

  感谢新民晚报推出这样的平台,相信有了专业的“培养计划”,我们与媒体关系会更加融洽。在2012年我们开办了新中国首个男生班,我总结之前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媒体记者常问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归为四类,第一是背景性的问题,作为校长,回答不仅要体现教育价值,更要揭示事情的社会价值。

  第二类是事实性问题,回答时最好要用“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去回答,勿停留在表相。

  第三类是敏感性问题。曾经有一次,一位中央媒体记者问我:“卢校长,你认为是办单性类的学校好,还是混合类的学校好?”这问题很难回答,我动足了脑筋,说“办男女混校好”。他继续问“那你为什么办男生班?”我说“进男生班的男生,他们前九年都在男女混校里就读。三年高中学校里也有女生,只不过上课时,男女生分开,今后大学也是男女混校。所以他们不缺男女混校经历,但这三年给了男生特殊的教学经历,是一种人生财富”。你看,两难问题一定要回答到理念上,一般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做法,比做法高的是理念,比理念更高的是价值观。

  第四类问题是预测性问题,比如问你“将来会怎么样”,宜用概论来回答。

  现在,我们和媒体的关系已进入了“良性循环”,媒体到我校可以直接进教室听课,男生班的学生已很老练,相信通过新民晚报平台的专业培养,全校从上到下都会有更大提升。

  ● 姜雪雁(东展小学副校长):

  此前,对于媒体,我们更多的是“敬而远之”。但最近我们跟新民晚报沟通后,决定走近媒体。校园通讯站及“阳光培养计划”给我校带来以下意义:首先,它为普通市民提供了一个选择适合孩子发展要求的学校的平台。民办学校经历了风风雨雨三十年的洗礼,逐步地从对社会教育资源的补充转而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很多学校都有自己办学的定位和特色,像我们东展小学,就在50%以上境外孩子和50%的国内孩子、多元文化背景下,寻找一条既能学习上海市市教委课程、又能共同享受多元文化氛围的特色之路。

  第二,我们可以通过媒体,传播主流的教育文化和教育价值观。第三,我们想通过媒体的接触,能与媒体共同探讨一些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

  ● 郑敏芳(中国中学副校长):

  在这里,我代表校长感谢新民晚报。去年暑假,我校一名初中学生参加了由市文明办、上海希望工程办公室以及新民晚报主办的“关爱江西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作为区一级的一所新优质示范学校,我们很少能有机会参与到市级大型活动。该生作为新民晚报校园通讯站学生通讯员,代表上海市几十万的初中学生代表与江西留守儿童进行了一天的交流活动,并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新民晚报学生通讯社名誉社长燕爽戴上红领巾,学生个人受到极大鼓舞。

  自新民晚报有了校园通讯站、阳光培训计划后,我们学校很感兴趣,希望我们的学生有机会获得专业而立体的指导与帮助。

  ● 濮晓粹(华师大一附中校办副主任、本报教师通讯员):

  我用英语表达跟媒体态度上的转变,如果说开始是from face to face,现在我们学会了from shoulder to shoulder,就是“从面对面到肩并肩”。

  得知有这样一个培养平台,校长非常重视。我们搭专门班子,整合学校的师生资源,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是公信力,第二是感染力。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每个孩子通过微博、微信、人人网,都可以看到或发布任何有关学校的信息,作为老师应引领他们更好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去辨别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正能量信息,与其去“堵”,不如更好地“疏”。

  我们打造了学生自己的新闻中心,由一批具有一定的新闻报道能力的学生来充实队伍,而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提供相对专业的培训。现在有了新民晚报的“培养计划”,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得更专业,我们很有信心!

  ● 郎建中(新北郊初级中学校长):

  我想谈几点看法。第一,学校要学会同媒体打交道。上海的姚明、刘翔之所以受欢迎,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善于同媒体打交道。学校要发展,除了提高自身的条件以外,还必须善于同媒体打交道。

  第二,我觉得新民晚报这个平台太好了,它可以培养新闻发言人,而校长就是第一发言人。校长不会讲话、不会宣传、恐怕就不能当校长。

  培养新闻发言人,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要讲真话。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就不能不讲真话,现在社会上的人们对教育不信任,就因为假话太多。所以,教育界的新闻发言必须讲真话,新闻内容也必须是真实的,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真话都能讲,讲什么真话,要有选择。同时,我觉得新闻发言不能光讲好的,要敢于触碰问题,有时候还需要引发人们的反思。另外,新闻发言要有特点,校长有校长的样子,老师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有学生的样子。现在有些学生的新闻发言太成人化,没有学生的特点,这些都需要改进。

  新闻发言很重要的一点,不能讲套话官话,要讲真话、讲你的心里话。

  新民晚报教育工作室 言言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新民图视绘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家长会/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早教沙龙
   第B0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新民晚报搭建中国首家校园新闻发言人平台 启动上海市校园通讯站通讯员阳光培养计划
校长,也应是优秀新闻发言人
从“面对面”到“肩并肩”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校园通讯B05从“面对面”到“肩并肩” 2014-04-02 2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