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新民教育/早教沙龙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宝养成好习惯 别用“嘘嘘”当借口
马亚宁
  该吃饭了,宝宝却要去喝水;要弹琴了,宝宝却说要小便;洗漱完毕上床睡觉,宝宝却说要去便便。孩子四五岁,不再是以前那个完全听命父母的小不点,开始有点小淘气,耍点小聪明。不少年轻父母发现,宝贝经常在午餐,午睡或兴趣班时间,提出要去上厕所。“不让孩子去吧,怕他真是有需求。可明明是刚刚上过厕所嘛,怎么又要去,实在不理解。”淘淘妈妈面对五岁的儿子,经常分不清孩子的需求是真是假,还是为了逃避“正经事”而耍起小花招。

  对此,思南路幼儿园老师张晨和沈漪雯建议家长,与孩子们贴心交流,让孩子知道在午睡前、餐前、课前、户外运动前比较适合完成自己的生理需求,合理安排如厕时间。

  1.与孩子一起养成生活好习惯

  想让孩子养成做事有规律的好习惯,需要家长与孩子“手拉手”。出门之前,睡觉起来上趟厕所,读书、弹琴、画画之前喝点水、跑趟洗手间……家长如果有较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即使不用时时提醒,孩子也会模仿。

  2.与孩子平等交谈,“正经事”前留点时间

  通常孩子自由玩闹时,不会主动关注到口渴或者是否想上厕所,这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转移了;要静下来时,先前被忽略的生理需求就会凸显。所以,家长不妨和孩子平等交流,问问孩子们为何总是在做事前,才忽然想起来想上厕所,如果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该多好。同时,孩子们将要花较长时间做一件事情之前,家长可以有意给孩子留些准备时间,喝喝水、吃些点心、上个厕所,帮孩子想起来身体上还有那些小需求。

  3.讲明道理,不要拿上厕所当借口

  孩子四五岁,父母额外布置的“家庭作业”未必少,许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兴趣班,弹琴、画画、学英文、搭积木……孩子们天性爱玩,回来练习时闹情绪很正常,中间跑厕所、喊口渴、说肚子饿也许是孩子们的“小花招”,想要推诿或拖延。此时,家长不要以为孩子不懂,而是应该讲明道理:妈妈理解你的不情愿,如果累了中间可以休息或者玩一会,但不要拿着生理需求做借口。 

  本报记者 马亚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新民图视绘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家长会/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早教沙龙
   第B0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宝宝养成好习惯 别用“嘘嘘”当借口
带孩子看艺术展 爸妈先要做功课
创新班、自招班“铺路”初中升学 清明节“预热讲座”针对初一初二
有效备战二模 填好高考志愿
本报初三高三公益讲座安排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早教沙龙B07宝宝养成好习惯 别用“嘘嘘”当借口 2014-04-02 2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