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新民教育/早教沙龙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孩子看艺术展 爸妈先要做功课
陆梓华
■ 看完大师艺术展,也让孩子们动手涂抹颜料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前有草间弥生波点世界,后有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不少家长纷纷带着孩子感受大师魅力。但是,困惑也随之而来——自己并非艺术行家,又如何引导孩子看懂名画?怎样让艺术欣赏不变成走马观花? 

  日前,一场以“向莫奈致敬”为主题的儿童艺术活动与莫奈特展同场举行,老师的精彩解说加上有趣的艺术创作活动,让3至10岁的孩子看得津津有味。 

  “同一座日本桥,画家用了不同色调,你觉得各自代表了什么季节呢?”“看,这幅画画的是伦敦国会大厦,你能从波光粼粼的湖面中,猜出画家是在清晨还是傍晚完成这幅画的吗?”在每幅画作前,活动主办方、童绘儿童视觉艺术中心导览老师江丽平用一个个小问题,引导孩子们发现画中的秘密。

  活动负责人李红宇建议家长,让孩子走进大师的世界,需要家长和老师提前做很多“功课”:

  ■ 了解透视关系、色调、色彩对比等基本美术原理,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讲解。

  ■ 选择相关的绘本故事,让孩子了解大师的生平。

  ■ 除了让孩子们用眼睛“看”,也要引导孩子们“听”,风景画中有没有小鸟在歌唱,画中人又想说些什么,用触觉去感受画作中是否有阳光的温暖、森林的清新,全方位地打开欣赏的大门。

  “欣赏名画,每个孩子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不要强求每个孩子说出一样的解读,应让每个孩子表达自己读到的观点。”李红宇告诉记者。“如果莫奈可以多画一些大树的倒影,画面就更热闹了!”看完画展,协和双语小学四年级男孩邓钧睿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由于患有严重眼疾,不少莫奈晚年作品如同被雾气笼罩,朦胧感更强,不过,也有孩子表示,自己不喜欢这样的画风。而在李红宇看来,这三言两语的童言,正是艺术评论的启蒙。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新民图视绘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家长会/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早教沙龙
   第B0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宝宝养成好习惯 别用“嘘嘘”当借口
带孩子看艺术展 爸妈先要做功课
创新班、自招班“铺路”初中升学 清明节“预热讲座”针对初一初二
有效备战二模 填好高考志愿
本报初三高三公益讲座安排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早教沙龙B07带孩子看艺术展 爸妈先要做功课 2014-04-02 2 2014年04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