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尊崇生命:缅怀过去 启迪未来
姚丽萍
■上海福寿园资料照片
  【卷首语】

  无论平凡或伟大,每一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尊严。

  因为享有尊严,生命的安息之地,便应该是一处美丽的所在———四季花香,绿意葱茏,朝气蓬勃,阳光灿烂———这些,还仅仅只是外在景观。

  因为享有尊严,生命的安息之地,更应该是人文纪念之地。每个生命曾经的美好点滴,每个家庭曾经的温馨记忆,乃至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曾经的光荣与梦想,都应该在这里得到珍藏和展示。因此,过去20年,福寿园不断搜集上海城市文化名片,打造了国内第一个殡葬企业主办的现代人文纪念博物馆。

  因为享有生命的尊严,那些在身后也还在为同胞、为人类无私付出的人们,更应该得到仰望。因此,12年前,全国第一座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在上海福寿园落成;因此,11年来,每年的3月1日都已是全上海、全社会共同纪念遗体捐献者的纪念日。12年来,7000多位遗体捐献者的姓名被镌刻于纪念碑之上,这些因奉献而得以延续、超越、灿烂的生命深深地感动着这座城市,激励更多的市民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因为理解、深知、尊重生命的尊严,福寿园集团不仅已是中国最大的殡葬服务提供商、中国殡葬服务业的领军者和整合者;她更远大的理想是,让传统价值观的弘扬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在一个古老行业里得到更多的复制与推广。实现这个目标,一条路径是———敢为天下先。于是,2013年12月19日,福寿园集团成为在香港成功上市的首家内地殡葬企业。

  毋庸置疑,承载记忆与情感的生命场所,传承传统价值观的文化企业,需要强大的资本实力,而做大做强的终极价值还在于———为每一个生命个体提供专业、个性化的多元服务,在生命的长眠之地,帮助人们从过往的记忆中寻找温情和力量,帮助人们带着梦想继续奋力前行,创造美好新生活。

  清明时节,透过中国最大殡葬企业,不难管窥一个古老行业如何为了实现生命的尊严———突破传统,启迪未来。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人物·评论
   第A14版:圈内圈外/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际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目击
尊崇生命:缅怀过去 启迪未来
新民晚报民生上海·清明特刊A17尊崇生命:缅怀过去 启迪未来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