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心守护每一份嘱托
姚丽萍
■ 屹立在永福园里庄严肃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大门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卷首语】

  历史的天空下,凝聚了多少记忆——与乡土有关,与家园有关,与国家社会有关。

  乡土文化,家国情怀,见贤思齐——一个民营企业,一个公墓行业,能否担得起传承历史记忆的使命?

  奉贤,有个永福园。

  10多年走过来,永福园不仅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一级公墓、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诚信单位,她更关注的,是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去年清明,上海永福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和大家见面了。这个斥资6000多万元建造、占地36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以上甘岭坑道风格为装饰格局,参观者走进坑道,峥嵘岁月的强大气息便扑面而来——300余幅珍贵的抗美援朝照片,300余件文物,翔实的历史资料,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展示形式,无不生动展现了那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

  与纪念馆建设同步展开的,是“博爱永福行——特色志愿服务”。在这项志愿服务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广大志愿者践行了并还将继续践行祭扫先烈、关爱志愿军老战士、服务乡里的系列公益活动,以此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实现共同的“中国梦”各尽一份力。

  奉贤,为什么会叫“奉贤”?今年清明纪念活动,永福园会为人们揭晓答案。10位奉贤籍先贤的雕塑在永福园里落成,自元以降,尊奉先贤,见贤思齐的乡土文化,就这样一脉相承。

  什么是山歌剧?什么是滚灯舞?在奉贤乡间流传了百年的民间歌舞,也在今年的清明时节隆重登场,跟所有来踏青的人们打声招呼问声好。

  而与传统继承并行不悖的,是现代园陵管理手段的应用。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清新幽雅的环境、温馨贴心的服务。以情待人、用心服务,让逝者安息,生者放心——永福园要做的,就是尽己所能——用心守护每一份嘱托。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人物·评论
   第A14版:圈内圈外/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际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目击
用心守护每一份嘱托
新民晚报民生上海·清明特刊A21用心守护每一份嘱托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