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下,凝聚了多少记忆——与乡土有关,与家园有关,与国家社会有关。
乡土文化,家国情怀,见贤思齐——一个民营企业,一个公墓行业,能否担得起传承历史记忆的使命?
奉贤,有个永福园。
10多年走过来,永福园不仅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一级公墓、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诚信单位,她更关注的,是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去年清明,上海永福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和大家见面了。这个斥资6000多万元建造、占地36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以上甘岭坑道风格为装饰格局,参观者走进坑道,峥嵘岁月的强大气息便扑面而来——300余幅珍贵的抗美援朝照片,300余件文物,翔实的历史资料,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展示形式,无不生动展现了那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
与纪念馆建设同步展开的,是“博爱永福行——特色志愿服务”。在这项志愿服务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广大志愿者践行了并还将继续践行祭扫先烈、关爱志愿军老战士、服务乡里的系列公益活动,以此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实现共同的“中国梦”各尽一份力。
奉贤,为什么会叫“奉贤”?今年清明纪念活动,永福园会为人们揭晓答案。10位奉贤籍先贤的雕塑在永福园里落成,自元以降,尊奉先贤,见贤思齐的乡土文化,就这样一脉相承。
什么是山歌剧?什么是滚灯舞?在奉贤乡间流传了百年的民间歌舞,也在今年的清明时节隆重登场,跟所有来踏青的人们打声招呼问声好。
而与传统继承并行不悖的,是现代园陵管理手段的应用。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清新幽雅的环境、温馨贴心的服务。以情待人、用心服务,让逝者安息,生者放心——永福园要做的,就是尽己所能——用心守护每一份嘱托。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