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在奉贤乡间流传了数百年的民间歌舞,在清明时节隆重登场,跟所有来踏青的人打声招呼问声好 ——~~~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奉贤乡间流传了数百年的民间歌舞,在清明时节隆重登场,跟所有来踏青的人打声招呼问声好 ——
清明,到永福听田山歌
姚丽萍
■ 歌手们清一色的农家打扮,放开喉咙高唱田山歌 本版图片均为记者 张龙 摄
滚灯舞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7岁的顾仁忠老先生唱了50多年的田山歌
  本报记者 姚丽萍

  什么是田山歌?什么是滚灯舞?在奉贤乡间流传了数百年的民间歌舞,也在今年的清明时节隆重登场,跟所有来踏青的人打声招呼问声好。

  演出就要开始了,77岁的顾仁忠扎条围裙戴顶草帽坐在板凳上候场,马上,他最拿手的田山歌就要唱响清明的永福园了。

  顾仁忠可不一般,从20岁开始,他唱了50多年的田山歌。田山歌,原本是江南农民在田间劳作时放开喉咙的“即兴之作”。如今,田山歌是奉贤区的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顾仁忠是目前最年长的田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田山歌的歌词几乎没有文字记录,顾仁忠从小跟父亲学唱,如今还会唱三五十首,那些歌词都记在脑子里。

  “田山歌都唱点啥?见啥唱啥呗。不过,流传下来还被传唱的,都在顾仁忠老先生那里了。”说话的王正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在奉贤从事民间文化收集保护工作,他发现了顾仁忠和一群能唱田山歌的“民间歌手”,逢年过节,就组织“歌手”们在奉贤乡间演出,“不过,清明时节到园陵里演唱,还是头一遭,蛮新鲜的。”

  “我长长远远勿唱稀奇歌,柴仓角落里做个鹁鸪窝,今年生了两个蛋,明年出对小鹁鸪。我长长远远勿唱稀奇歌,蚂蚁爬山吃老虎,石臼汆过黄浦江,薄皮鱼跳过洞庭湖……”在永福园临时搭起的清明舞台上,顾仁忠和歌手们开唱了,清一色的农家打扮,一字排开,一会儿独唱,一会儿对唱,每个人都很投入,很有点赛歌的意思。

  歌手们用的是奉贤本地话,申城四面八方来的听众难免听得吃力,但人们还是觉得很新奇——歌手们的表情、姿态很有感染力,单单田山歌本身,就是一件“稀奇事”。

  唱完了田山歌,滚灯舞登场了。滚灯有700多年的历史,流行在江南乡间,看上去像舞蹈,也像杂技。奉贤乡下不少男孩子从小就学玩滚灯,滚灯种类不少,大的有20公斤重,身体棒才玩得转。如今,滚灯舞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在永福园见到的滚灯舞,很秀气,七八位江南女子舞动轻巧的滚灯,精致又飘逸。

  就这样,数百年来流行在陌上田间的歌舞在清明时节清新亮相——永福园的清明,很“乡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人物·评论
   第A14版:圈内圈外/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际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目击
清明,到永福听田山歌
新民晚报民生上海·清明特刊A24清明,到永福听田山歌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