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感缅怀与精神同在,如何实现?
程国政
  ◆ 程国政

  雕塑家薇拉·伊格娜吉耶芙娜·穆希娜说,她的雕塑力图“达到唤醒你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而此正是我们在这座艺术公墓参观时的深切体会。

  生老病死,人生就是如此;缅怀先祖,人生的常规功课。但站在先贤墓前追往思来,我们的人生就会更精彩、步子就更坚定。所以,清明时节我们就去墓园,去那里献花、祭扫,垂首落泪,气氛清寂而肃穆。

  但在新圣女公墓,一切都不一样了。这里没有无尽的眼泪,更多的是崇敬和自豪,看到穿甲弹孔就能想象法西斯那惊惧错愕的濒死表情,看到空中元帅波克雷什金头顶那划破长空的彩虹,就看到他驾机上天,然后德国飞行员就通过无线电互相大声提醒:“小心,波克雷什金在空中!”几年里他一人打下了59架德军飞机:俄罗斯人的英雄心态通过一位位民族英雄表露无遗。他们从来都把这里当成他们精神的家园,艺术的殿堂,纯洁、崇高而神圣,所以现在许多富有的俄罗斯新贵,想通过捐助巨款,使自己也能埋在新圣女公墓。这种想法遭到了几乎全体国民的反对,俄罗斯人不允许金钱玷污这块圣地。

  我们呢,可否也这样?让艺术家像在新圣女公墓那样创作,用雕塑告诉参观者那些长眠之人的生命故事,凸显他或她生命中最精彩的瞬间;让先贤们的粉丝也乐意经常前来献花以表达敬意和对艺术的痴迷?我看可以做到的。

  让缅怀与精神同在的方式就是艺术,就像新圣女公墓那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人物·评论
   第A14版:圈内圈外/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际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目击
新圣女公墓,雕塑艺术公园?
情感缅怀与精神同在,如何实现?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B03情感缅怀与精神同在,如何实现?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