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本版列表新闻
~~~与施政的西藏记忆擦肩而过吧
~~~与施政的西藏记忆擦肩而过吧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24年和一天
与施政的西藏记忆擦肩而过吧
夏峰
(本栏作品均施政摄)
  ◆ 夏峰 

  二○一四年三月二十七日下午,施政在海上艺术会馆举行个人摄影展《View of Tibet》,展出二十四年中十几次去西藏拍摄的照片。只展一天。很多朋友都觉得施政是个天马行空自相矛盾的人,这从他的展览中就能看出来。

  施政用24年持续拍一个地方,展览却只有一天。24年,一天,这种奇妙的组合意味着什么?一个叫做施政的人用24年去同一个叫做西藏的地方,寻找一样东西。也许他找到了,所以他可以办一次展览。就像一朵花用四个季节的寻找找到自己心里的光,然后开放,给世界看。然而这朵花只开一天,因为施政觉得,一天就够了。

  一天已经够长,哪怕只是一天中的展览时间,也已经够长,拿王家卫式的时间纪录方式,已经够有多少个小时更多个分钟又更加多得多的秒钟。该看见的人,都会看见了。若你命里注定,与施政24年一次的开放无缘,那么就算这次摄影展延绵24天或24年,也都不会看见的。或者就算你看见了,你也擦肩而过,如同每天大街上我们都会擦肩而过的千百路人,并不会留在彼此记忆里。既然如此,一年还是一天,又有什么分别?所以,一天,已经足够。

  施政觉得,在每张照片里体现出自己的存在是无从逃避的。大多数人认为拍照是技术活,但施政觉得拍照片,不管是拍风景还是拍静物,别人能从照片里看出你的影子,你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施政喜欢拍人,这次展出的照片几乎没有单纯的风景照,因为他觉得,跟人打交道,跟人沟通本身就是拍照的一部分。照片是有气场的,有些人想得太多,甚至思考哲学的问题,这是多余的,该哪能拍哪能拍。是善良还是卑鄙,审美趣味会很自然地出现在照片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人物·评论
   第A14版:圈内圈外/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际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目击
24年和一天
风霜沉淀一眼穿千年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B0524年和一天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