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陆康:看透·随缘·放下·自在
方翔
■ 陆康先生在书房中整理祖父手稿
■ 吉人天相
■ 扇面书法
■ 福寿
■ 隶书:张旭诗
■ 陆康先生为星云大师篆刻“百年佛缘”
■ 澹处还他滋味多
■ 平凡出奇迹
  ◆ 方翔

  与陆康先生谈书法,他总是说原来写的字看上去都有毛病;与陆康先生谈篆刻,他总是提到前辈对他的谆谆教导;与陆康先生谈人生,他给出了八个字:看透、随缘、放下、自在。丰富的人生阅历,让陆康先生的书法和篆刻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无营斯澹 能忍自安

  走进陆康先生的工作室之前,脑海中一直在想象陆先生要么就是在挥毫泼墨,要么就是在下刀冲刻。但是当被陆康先生领进书房的时候,才发现书桌上摆满了其整理选编的祖父陆澹安先生的遗著手稿。这些著作中有的早年已经出版过,更多的则是陆康先生当年在破皮箱中“抢救”出来的。当时险些被当成废纸的这些手稿,在今天早已经是洛阳纸贵。

  “我祖父写了一辈子的字,也帮别人写过扇面,但是他最自豪的就是没有拿过一块钱。”陆康先生边说边翻着装帧精美的祖父手稿,“当年祖父在抄写这些手稿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用这些来换钱或者扬名,有些手稿是祖父借来一本书之后,将其中的内容抄下来,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任何的功利心。”

  陆康先生的祖父陆澹安先生,曾主编过《侦探世界》、《金刚钻报》等,与严独鹤等一起创办了中华电影学校和中华电影公司,胡蝶、高梨痕等当年皆出自其门下。他改写的弹词《啼笑因缘》、《秋海棠》等红遍江南。陆康先生这段时间就在为即将到来的陆澹安先生诞辰120周年,准备在4月12日举行一场弹词作品演唱会。陆澹安先生的名字取“淡泊明志”之意,无营斯澹,能忍自安,这也就是“澹安”的由来。在陆康先生整理手稿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祖父的这种品格。

  陆康先生自幼就随着祖父在名人圈里转,除了没有拜访过吴湖帆先生之外,几乎去过了所有上海滩文化名人的家中。到谢之光、朱屺瞻家中看他们用笔,到钱瘦铁、马公愚、钱君匋家请教篆刻,到沈禹鐘、朱大可、郑逸梅家中讨教学问,这些对于当时的同龄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却几乎占据了陆康先生小时候的大部分时间。虽然师从安持老人陈巨来,陆康先生对于其他名家的建议同样非常尊重,“程十发先生曾经跟我说过,章法灵活的时候,刀法就不要灵活了,章法比较平稳的时候,刀法就要灵活。”

  独具匠心 饱含新意

  师从印学大家陈巨来,让陆康先生打下深厚而扎实的功底,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在他看来,如果仅仅是临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在艺术上有所升华,“现在,每天我都要对以往创作的书法篆刻进行自我批评,我看自己原来写过的书法,没有一件自己满意,总归有一笔是有问题的。像我们现在的这代人,老师基本上都已经过世了,而后面一代人也碍于面子不敢批评,如果自己还不能认识到艺术上不足的话,就像一个人永远处于亚健康的状态。”陆康先生说。

  虽然陆康先生十分谦虚,认为其书法和篆刻作品远远没有达到其满意的地步,但是其跌宕奔放、洒脱不羁的印风,篆隶兼顾、铁画银钩的书风却早已被业界所认可。近期,海峡两岸名人纷纷提笔力荐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而星云大师拥有的一方“百年佛缘”印章就是陆康先生篆刻的。

  陆康先生的风格,有人赞其与现代艺术相契合,但是在他看来,这种创新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传统的继承,“一枚印章如何篆、如何刻,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篆刻可能是最为综合的艺术形式,既拥有书法的线条,也有绘画的构图,在方寸之间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风格。”

  有容乃大 简单就好

  在上海书画善会的首次拍卖会上,陆康先生捐献了一方双螭戏球钮芙蓉石章和一套《隶书柳宗元诗》,其中在石章上刻“乐与良朋数晨夕”,这或许是陆康先生待友的一种态度。有人曾言:陆康先生这些年来身边的友人越来越多,才貌兼备的女史络绎不断。对此,陆康先生是一笑了之,“现在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整理祖父的手稿,加上书法、篆刻创作,时间已经不够用了,所以能够推掉的活动基本上都推掉了。”

  陆康先生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经历以及对于个人价值的独到见解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人不开心往往是因为看不透、舍不得、放不下、输不起造成的,因此要开心,就需要看透、随缘、放下、自在,说到底就是要不比较、不计较。”

  从上海到澳门,而后到欧洲,再从澳门回到上海,陆康先生回到老宅子中,昔日陪伴他的书籍已经大多捐给了山东大学,只有两大破皮箱的信札手稿,因为无人问津而静静地等待着他。这几年,陆康先生通过整理这些手稿,出版了“陆澹安文存”系列存书,从最初的《小说词语汇释》、《戏曲词语汇释》,到后来的《说部卮言》、《澹安日记(上、下)》,再到这两年出版的《澹安藏札》、《庄子末议》。陆康先生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与祖父再次进行对话,这种独特的体验,不仅让陆康先生更加远离了喧嚣的都市,也让其心灵更加安静,这在其作品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陆家的家训中有一条:希望别人对你关心,你先要对别人热情;对得意的人不必奉承,对失意的人须加慰藉。从上海到澳门,再从澳门回到上海,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对于家训有了更深的理解。有容乃大,简单就好,或许这就是陆康先生在艺术上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人物·评论
   第A14版:圈内圈外/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际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目击
陆康:看透·随缘·放下·自在
新民晚报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B06陆康:看透·随缘·放下·自在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