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君匋(1907~1998),浙江桐乡屠甸镇人,名玉堂、锦堂,字君匋,号豫堂、禹堂、午斋,室名无倦苦斋、新罗山馆、抱华精舍。他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装帧艺术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钱君匋是一位诗、书、画、印融于一身的艺术家,早年以书籍装帧、音乐、诗歌名世,才华早著。曾为茅盾的《蚀》、巴金的《家》、《春》及《小说月报》、《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妇女杂志》等刊物设计封面,被誉为“钱封面”。他的画,擅大写意花卉,用笔雄峻而不霸悍,墨彩清新而不脆薄,注重写生,画路开阔,晚年亦有偶试新法之举。书工诸体,行楷清新刚健,饶有碑意;擅汉隶,法乳汉简而化为己有,健拔秀逸,别开生面。他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创作有《长征印谱》、《君匋长跋巨印选》、《鲁迅印谱》、《钱君匋印存》等数十卷。
1985年春,钱氏决定将其毕生精心收藏的明清和近现代名家字画、印章、印谱等数千件珍贵文物捐献给故乡。1987年桐乡县特为建君匋艺术院,作为珍品收藏及书画研究、创作的中心。1996年钱氏复向海宁市捐献其毕生精心收藏的明清字画及近现代名家作品与他自己创作的书画篆刻共1000件,海宁市特为此建钱君匋艺术研究馆。钱君匋还是一位著名出版家,他创办的万叶书店是现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前身。
晚年,钱老在谈到自己的书籍装帧时说:“我是书籍装帧的播种者之一,到了晚年,能看到中国的出版园地上蓬勃发展的形势,不禁为之狂喜!我的装帧艺术说来惭愧,花在琢磨的时间往往多于用笔描绘。推敲之间,希望在作品中融人诗情,还要在完美上力求创新。至若作成之际,初看还差强人意,满意不到几天,就连自己也觉得不够了,更何况拿出来给人去看,即使一般读者能说声好,专家们亦可未必含笑点头。因此还得要继续苦思冥索,想尽方法要更进一步,冀求达到顶点,只叹顶点总是可望而不可即。这样追求的过程中,留下了各种风格不同的作品。” 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