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敬华艺术空间携手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举办的“敬华·古代系列展——明万历大展”将向观众呈现上述诸多上海名贤的佳作墨迹,展览历时一个月,至5月25日结束。观万历大展,品璀璨文化,展松江之文明,忆先贤之伟大。
中国科技史上不可逾越的伟人徐光启便是万历年间的松江人,他精通儒学、西学、天文学、数学、农学等,所著《农政全书》流芳百世,影响深远。此次展览中便有一幅《题琴鹤高风诗册》,陆万言是万历时期的山水画家,此册陆万言山水,后有徐光启、钱大复、黄体仁、莫是豹等三十余位地方名贤题画,多为松江人,其中徐光启以廋劲工整的行书题陆万言《琴鹤高风图》。从“海上晚生徐光启”落款来看,此手迹或为徐光启早年作品。此书法遒劲优美,爽朗清雅,骨力十足,章法沉稳,功力深厚,尤难能可贵。
万历年间松江的文学艺术高潮迭起,流派纷呈,人才济济。如以陈子龙为首的文学流派“云间派”;以董其昌、陈继儒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出身于松江书画世家的莫如忠、莫是龙、莫秉清等;明代最著名的造园名家张涟、张然父子;还有时为“嘉定四先生”的李流芳、娄坚等。
陈子龙,上海青浦人,是“云间派”盟主,诗歌成就较高,有“明代第一词人”之誉。且风流倜傥,是“秦淮八绝”之一柳如是的旧情人,两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世人乐道。此次展出陈子龙的这幅行书手迹,其行笔从容不迫,一气呵成;既无风驰电掣之暴,又无婀娜柔弱之软,虽峻利而不失柔和。
董其昌是松江画派的开山鼻祖,倡导“南北宗论”,推崇元四家,首推倪瓒。他的绘画语言具有一种带有高度概括性的程式,以柔润的用笔,营造出温文尔雅的氛围和清远超脱的意境,把古代文人理想的精神状态和对“静美”意趣的追求发展到了极致,使文人画审美情趣达到了巅峰,对后世影响极大,如清初“四王”便是董其昌艺术思想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此次展览共有董其昌五幅书画真迹,皆为笔精墨妙之作。
明末松江画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便是陈继儒,他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还是畅销书作家和出版家,只要冠上他名字的著作,都极为畅销。此次展览中的这幅《岁朝云物七言诗》,笔画自然洒脱,清秀隽逸;章法舒朗匀称,力追古法;用笔多侧锋,笔力清劲遒迈,线条灵动轻盈。
晚明松江书画世家莫如忠及其子莫是龙的书画艺术盛名远播,成就颇高,莫如忠是董其昌的老师,董其昌称莫氏父子为“当代二王”,评价之高可见一斑,此次展览可一睹莫氏父子精深的书法造诣。此帧莫是龙《行书》运笔快捷爽利,绝不滞板迟疑;气足势强,结字紧密;跌宕起伏,疏密有势。用笔精到,点画精微。善用侧锋,行笔果敢,笔力矫健而姿态俊爽。他的书法有一种轻松的节奏,横竖、粗细、浓淡、曲折无不规矩从心,自然洒脱。莫是龙的超人之处,还在于平淡之处忽起波澜。故欣赏他的书法,犹如入深涧丛林,时有高峰坠石之惊,忽得莺飞燕舞之喜,放纵快利之豪,轻云鹊飞之逸,一一扑面而来。这就是他匠心独运之处,万难摹仿。
晚明松江不仅出现了引领潮流的松江画派,书画创作繁荣,而且还出现了以张涟、张然父子为代表的造园艺术名家,名噪一时,风靡全国,人称“山子张”。其所造园林甚多,如王时敏乐郊园、钱谦益拂水山庄、松江李逢申横云山庄等。张氏父子不仅善于造园,且精于书画,尤工山水。此次展览中有两幅极为罕见的张氏父子山水作品。张然的这幅《山水册》景致繁复,层峦叠嶂,用笔严谨细腻,墨色清新淡雅,既古朴明净又工秀隽雅,呈现一派清新幽静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