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昼夜温差较大的时节,儿科门诊迎来了一波就诊小高峰。上呼吸道感染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症。现在,当其他不适症状陆续恢复之后,有相当数量的孩子仍咳嗽不止。“医生,我儿子咳嗽2周了,用了止咳药但为什么病情仍然未有起色呢?”亮亮妈妈按照自己的经验给4岁的亮亮用止咳药水,可是收效甚微,焦虑万分的她只好向儿科医生咨询……
观点一
务必找到致咳“元凶”
咳嗽通常是儿童感冒的主要症状,也是最后一个消失的症状,最新的临床研究表明,感冒后的咳嗽甚至可以持续18天之久,并且幼儿咳嗽大多数时候是有痰咳嗽。而“新手”父母对咳嗽的治疗所知甚少,导致他们在面临孩子咳嗽时往往手足无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主任洪建国教授提醒,孩子不是成人的微缩版,孩子具有年龄所特别赋予的生长发育特点。成人的用药经验在孩子身上往往行不通。咳嗽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不管三七二十一单纯使用止咳药物的话,疗效不一定就好。
其实咳嗽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通过咳嗽产生的呼气性冲击动作,把呼吸道内的痰等分泌物排出体外。洪建国教授指出,要有效治疗咳嗽,就必须先揪出潜伏在咳嗽背后真正的“元凶”——粘附在体内的痰液,这是因为痰液里有很多蛋白质成分,一旦粘附细菌,痰液就成了很好的培养基,使细菌得以快速繁殖,从而导致二重感染,即继发感染。
观点二
止咳”绝非治疗目的
许多家长一谈到孩子咳嗽,第一反应就是把咳止住。咳嗽按有无气道分泌物分为干咳和湿咳。干咳是指没有痰的咳嗽,它往往由于感冒、喉炎、强烈气味、大哭、吸入异物等因素刺激呼吸道所导致;湿咳是指有痰咳嗽,需要通过咳嗽把气道内的分泌物排出;而干咳也有可能转变为湿咳,也就是有痰咳嗽。而且痰液的颜色、浓稠程度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因此家长应该仔细观察孩子咳出痰液的具体情况并描述给医生,以便于医生制定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
如果给有痰咳嗽的患儿强行服用镇咳药,会导致痰液滞留在气道内,反而容易引起肺炎等更加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且如果痰液较为浓稠、难以排出,夜晚往往会加重咳嗽的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孩子睡眠。洪建国教授的建议是先化痰再止咳,并且选择以盐酸氨溴索作为单一成分的化痰糖浆,可以有效溶解、稀释、排出痰液,有效缓解咳嗽不适,还能够防止新的痰液产生。
有些孩子的咳嗽除了与感染有关外,还和过敏有密切关联。一般情况下,抗过敏药和化痰药可以合用,注意疗程要用足,以期帮助儿童更好地摆脱咳嗽“纠缠”。
洪建国教授还特别提及日常细致护理的重要性,如根据室内外凉热调整衣物、夏季空调房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带咳嗽的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等。 魏立 图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