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访国际足联首位中国新闻官刘玲玲
~~~——访国际足联首位中国新闻官刘玲玲
     
2014年06月1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成了世界杯“四朝元老”
——访国际足联首位中国新闻官刘玲玲
陶邢莹
■ 刘玲玲是第一个来自亚洲的世界杯新闻官 特派记者 陶邢莹 摄
  如果说世界杯还有什么中国人参与的话,除了球迷和记者之外,就是担任本届杯赛累西腓赛区国际足联新闻官的刘玲玲。2002年韩日世界杯,她成为世界杯第一个来自亚洲的新闻官,而今,这是她的第四届世界杯之旅。

  眼前的刘玲玲,长发,不带浓妆,围着长长的围巾,既透露出一股东方女性的传统优雅,也颇有新闻官职业的气场。

  第四次世界杯之旅

  本届世界杯刘玲玲主要负责累西腓赛场媒体的管理工作和媒体运营。累西腓的首场比赛,是6月14日日本VS科特迪瓦。开赛前10天,刘玲玲便抵达圣保罗,两天的工作会之后飞到累西腓。虽然比赛还有一周才开始,但她和她的另一位同事必须马上投入工作,包括检查所有的媒体设施,比如新闻中心的网络设备等等,事无巨细。为了配合日本当地的黄金时间转播,比赛定于夜里10点开始,这是世界杯小组赛迄今为止的最晚比赛。从中午两点从酒店出门,到第二天清晨五点回到酒店,一天忙下来15个小时,才意识到还没有吃一口东西。  

  除去每天的日常工作,刘玲玲还会收到各种中国记者的询问。申请球票、采访的过程中,不少记者遇到困难了、语言不通了,第一反应就是想到刘玲玲,即便她只负责累西腓赛区。

  这,还只是世界杯的开始,累归累,但刘玲玲早已驾轻就熟。在本届杯赛国际足联派出的43位新闻官中,已经经历过三届男足世界杯和三届女足世界杯的她算是老资历了。

  改读足球管理MBA

  说起自己的经历,刘玲玲认为自己是歪打正着走上了跟足球相关的道路。1994年,CCTV5尚未成立,刘玲玲是最初成员之一。1996年,她去美国采访报道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从悉尼报道奥运会回来之后,刘玲玲进入北京奥申委工作。

  2001年9月她从中央电视台辞职,远赴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足球管理硕士专业,这是当时全球第一个足球管理的MBA专业。“11月份联系实习时,我想了想,之前在北京奥申委工作,所以希望能继续在国际体育组织工作,于是就准备联系国际足联。” 刘玲玲写了一封自荐信,加上老师的推荐,没多久国际足联就回信批准了。

  正好,国际足联新闻部主任来利物浦上课,然后面试了刘玲玲,刘玲玲成功通过。她问新闻部主任,具体是什么工作。主任回答说,“你不用担心,我们会为你创造一份工作。”

  结果,这个专设的职务,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队随队的国际足联新闻官。

  这是中国队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也是刘玲玲的第一次世界杯。在这之前,只有巴西队才配有随队的国际足联新闻官。

  为中国记者解难题  

  虽说是国际足联新闻官,可刘玲玲基本是中国队一员,各种球队沟通事宜,她都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解决。

  有一件趣事是,中国队在济州岛备战,下榻的酒店正好和贝利的贵宾参观团在一起。每天晚上球迷都特别吵闹,中国队希望尽快解决这事。于是,刘玲玲每天同国际足联官员以及酒店工作人员开会,忙到凌晨两三点。“这其实是国际足联住宿官的事,不过因为我随队,中国队的事就是我的事。”

  2002年时,来韩日世界杯的中国记者,有四五百人。于是,各种各样的询问电话、邮件,都涌向了刘玲玲。中国记者的难处,刘玲玲非常理解 。根据国际足联的采访规定,即便是注册记者,每场比赛都需要向国际足联申请球票和副证,才能进入赛场。国际足联新闻官的工作就是按照优先权分配门票。球票的发放原则首先是给比赛双方球队的记者,其次是来自主办国也就是巴西的记者,第三是其他参赛球队的记者,最后才轮到非参赛国的记者,包括中国记者。

  刘玲玲介绍,每次参与世界杯,新闻官都要把国际足联的采访规定和要求熟记于心,然后把这些规则讲给参赛球员、媒体记者。“甚至比赛期间,哪些地方、哪些时候、哪些人,是否可以进入等细致到不能再细的事儿,都需要新闻官把控,这都关系着赛事报道的顺利进行。”

  她记得,2006年德国世界杯1/4决赛,名记马德兴到了球场也没有分配到球票。“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中国记者的采访难度真的非常大。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如果能帮助大家,我会非常开心。”

  中国元素正在增加

  虽然中国队没能打进世界杯,但巴西世界杯上中国的元素在增加。

  2002年,50多人的国际足联新闻官的团队中,女性只有五到六人。到2014年巴西世界杯,女性至少有10人,其中中国就占了两人。这说明,国际足联对中国媒体亦愈来愈重视,以新华社为例,2006年的正式采访证有21张,2010年是19张,本届则多达49张。

  在累西腓的第一场比赛,日本记者看到刘玲玲,总是用日语打招呼。刘玲玲每次都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 

  有时候,刘玲玲也难免感慨,这些年,中国记者走出国门采访的机会越来越多,中国的体育产业也比以前发达,可是中国的足球环境,仍旧令人失望。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职业联赛差不多同时起步,可20年过去了,日本韩国成了世界杯的常客,而中国足球,在哪里呢?

  特派记者 陶邢莹 (本报里约热内卢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报道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商界·教育/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6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她成了世界杯“四朝元老”
广告
新民晚报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A21她成了世界杯“四朝元老” 2014-06-19 2 2014年06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