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颖(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名誉主席):从老子到费孝通两位中国智者,相隔两千年,论水的精神一脉相承。直到今天,中国文化中和平、友善、和谐的基因,也绝不会因为个别国家的威胁论和污名化而改变。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法国前总理):文化认同所指的不是绝对的中心,而是一个网络,这样就能建立新的链接,产生新的想法。
严昭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信息化、网络化突飞猛进,世界各国利益空前关联,联系空前密切。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风雨同舟、休戚与共,越来越成为唇齿相依、祸福同当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世界各国在文化软实力互动中互鉴互学。互相支持、共同进步,才能推动世界实现持久和平和共同发展。
纳西尔-阿卜杜勒阿齐兹-纳赛尔(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代表、联合国全体大会第66届主席、卡塔尔常驻联合国代表):我们的世界和先辈的世界完全不同了,大量的信息可以获得,但不代表可以相互理解。今天的对话和文化交流,消除误解和加强信任。需要把知识转化为理解和洞察。
伯蒂·埃亨(爱尔兰前总理):欧洲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全球化的时代,欧盟的成功和中国的成功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通过合作,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中,欧盟和中国才有共同的目标和责任,为全球的人们带去利益。
星云大师(佛光山开山宗长):因为语言、地理和习惯的不同,人与人之间有不同,要达到世界和平,这需要一步一步来。中华文化讲求的正是人利己利。基于共同的认识,去追求生存和幸福,而不是侵犯别人。
乐梦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