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附记】
5月1日,记者接到投诉当即赶到现场。网友提到的那段马路靠近杨柳青路,只见当中一根车道上,铺着5块长约5米、宽约3米的钢板,钢板四周像“拷边”似的镶嵌着一块块黑黄相间的塑胶缓冲带,缓冲带松动脱落,七零八落躺在马路上。记者看到,缓冲带上竖着一根根筷子般粗的铁钉,有的钉子已被车辆轧弯。有时车辆经过,钉子扎上车轮跟着“跑”上一段路。
居民讲,这段马路近期在施工,工程队铺上了钢板,钢板四周用缓冲带固定。没想到缓冲带那么不牢固,没多久就被车流冲得七零八落。
5月11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发现钢板和被车流“冲”散的塑胶缓冲带已被清空。原本钢板下的路面虽已修补,却是高一块低一块。周围居民说,钢板是5月9日清理掉的。至于有关部门为何拖了8天才有所反应不得而知。
6月13日,记者再次经过此地,只见原本撤离的钢板和缓冲带又重新“上岗”。约20米长的一条“钢板路”四周,一块块缓冲带依旧四分五裂,散落在地,冒出一个个铁钉。旁边路面开裂严重。有市民行经此地差点“吃药”,便将部分缓冲带扔在人行道上。此处正好位于机非隔离栏的开口处,令人防不胜防。这一幕为何反复出现,实在让人奇怪。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