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4年06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凡事皆有乐趣
吴强
  吴强

  高考生要穿越“沙漠”,中考生还可以寻找“乐趣”——人生果然是年纪越大越艰难。之前说了“沙漠”,今天说说“乐趣”,以免厚此薄彼。

  如果我来判分,大致分三个等第:说清楚一件事,写出其乐趣,及格;说清楚一件别人不太想到的事,写出其乐趣,良;说凡事都有乐趣,不管这里那里,只要善于发现,写出其乐趣,优秀。

  凡事都有乐趣,要中考生发现,有难度。别说中考生,成年人能真发现的,恐怕也不多。没有发现,要么是根本没接触,弱水三千,只饮几瓢,不知道此外尚有风光无限;要么是挖掘不深,水在地下十丈,只打到九丈九,当然尝不到甘甜。

  梁启超先生主张“趣味主义”,“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为‘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他强调“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wèi)而为(wéi)”。能够“无所为而为”,自然是因为发现了其中的“趣味”,亦即“乐趣”。

  发现了“乐趣”的人是幸福的,其幸福足以让那些不得其门而入的人心生妒忌。小孩子离这样的幸福最近,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乐此不疲、忘记吃饭睡觉、白天黑夜。然而,就像多年前一部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插曲中唱的:小小少年“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乐趣,随着年岁增长,似乎越来越稀少,原因大概正在于只琢磨着求名求利,唯独忘记了怎么求乐趣。

  说凡事都有乐趣,也还要警惕:一方面这并不是说凡事都要去尝试一下、乐趣一下,而是说碰到凡事都能够有求乐趣的心,否则容易流于多变无常;另一方面,乐趣也要适可而止,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所谓“玩物丧志”。

  梁启超谆谆告诫:“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同理,不管是中考生还是高考生,考毕的岁月还很长,作好“趣味”和“沙漠”的人生文章,是最重要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1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世界杯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6版:专版/好吃周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
陈光标“高调”未必高效
凡事皆有乐趣
步步惊心
古镇新貌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凡事皆有乐趣 2014-06-26 2 2014年06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