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炎炎夏季养生祛湿
陈咸川 沈融
  ◆ 陈咸川 沈融

  夏季因环境温度高,湿度大,易感湿邪,若再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可出现湿阻。湿阻最常见表现为全身乏力、肢体困重、胸闷腹满、口淡、胃口不佳、腹泻便溏、小便不利、水肿、舌苔厚腻等。由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脾脏被湿所困还可以引起体内各大系统的病变。

  夏季是阳气旺盛生长的季节, 饮食摄养宜清淡,忌油腻,多食营养丰富的蔬菜、瓜果之品,同时注意“夏不欲穷凉”,不能过食生冷以防耗伐生发之阳,从而做了“湿”的帮手。

  在我们平常的食物中,有一些具有一定的健脾利湿作用,举例如下。

  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效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固精止带。可以用于脾胃虚弱,能够补肺脾肾三脏。脾虚食少、体倦便溏及妇女带下、儿童消化不良腹泻等皆可运用。

  白扁豆 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化湿、消暑。可以用于脾虚湿盛,运化失常而导致的食少便溏,白带增多等等。

  大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可以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倦怠乏力。

  薏苡仁 又俗称作米仁,味甘,性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可以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脾虚泄泻等。

  冬瓜皮 味甘,性微寒,归肺、小肠经。功效利水消肿,可以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体内水液代谢不利的疾病。

  玉米须 味甘,性平,归膀胱、肝、胆经。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同样可以疏利小便,达到排除壅积的水液和湿气的作用。另外,它还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夏季正值玉米上市之时,变废为宝将玉米须一起煎汤煮,代茶饮,十分适合糖尿病患者。

  赤小豆 味甘酸,性平,入心、脾、肾、小肠经。功效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

  绿豆 味甘,性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消暑、利水、解毒。能够用于暑热烦渴、感冒发热、吐泻、水肿尿少。绿豆汤在夏季不失为解暑祛湿的好饮品。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多么好的具有食疗作用的食物均不宜偏颇地过量食用。以红豆和薏米为例,虽然它们均有较好的健脾利湿作用,且口感好容易被接受,但这两样食物均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如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过量进食或加餐红豆薏米可能会加重糖代谢的紊乱;而大枣含糖量比较高,虽然有健脾养胃、调中补血之效,但是糖尿病人也不适宜过多食用;另外,有些以“湿热”表现为主的朋友,如见心烦口渴、小便黄赤等,还是应该以清化湿热为主,红豆薏米并非合适。

  还有,如绿豆、冬瓜皮等品,性比较寒凉,属脾胃有寒的人就不适宜吃(脾胃有寒的人常表现为胃脘部冷痛,大便溏薄,喜爱喝热水并能缓解症状)。

  除此之外,虽然夏季容易出现“湿”重而影响健康,但每个人体质不同,并非每个人都会为“湿”所困。如果体内并无湿阻反而还属于津液亏虚的体质,却“跟风”大量食用利水渗湿的食物和药物,则会加重体内气血津液和阴阳的失衡,导致身体的不适。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陈咸川为老年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艺评论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专刊
   第A17版:长三角
   第A18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19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0版:东方大律师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新民俱乐部
   第B0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08版:新民资讯
炎炎夏季养生祛湿
酷热老人易中暑 注意先兆与急救
老人爱瞌睡或是疾病信号
暑天还要应对低气压
椰子油抑制龋齿病菌
新民晚报养生/康健园B02炎炎夏季养生祛湿 2014-07-28 2 2014年07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