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意算盘暗中打
东家设局,车夫全然不知。
数日后的一个黄昏,大珠将包老板拉回家,像往常一样,包车送入车房,准备回家,老板娘亲切地叫了一声:“大珠!”大珠应声止步。
“今朝你留下来吃夜饭。”车夫感到意外,事先讲明,东家只供应一顿午饭,问道:“有事?”“大小姐要出门。”
遵命留下,饭后,老板娘吩咐,大小姐要去看戏。大珠听后转身欲去车房拉车,老板娘阻止道:“包车放在马路边上不牢靠。你陪她乘黄包车去,一道看戏,一道回来,路上小心!”说着递过两张戏票和乘车费。大珠接过,低头一看是“老闸大戏院”。
老闸大戏院坐落于老闸桥(现今福建路桥)南堍,这家戏院专供“绍剧”演出。绍剧也叫“绍兴大班”,与时称“的笃班”的越剧同是浙江地方戏,但风格迥然不同:越剧唱腔柔软委婉,绍剧曲调激越高亢;越剧清一色女性担纲,绍剧男女同台。大珠听不懂绍兴语道白,唱腔更使他觉得刺耳,不由得心中嘀咕:绍兴大班不及淮剧中看中听,硬着头皮看罢一出戏,连得剧情也没弄明白。之前,大小姐的天地在闺房,二人从未照过面,熟知的陌生人,从家到剧场,再从剧场到家,一路来去,主仆二人呒没讲一句话。大珠和雯馨跨进家门,老板娘已在客堂里等候,迎上来问道:“戏阿好看?”雯馨没吱声,大珠违心地回答:“蛮好,蛮好。”老板娘听后很焐心:蛮好,有戏,良好的开端……
从此,绍兴大班每上演一出新戏,大珠就当一次陪客,看戏本是件开心的事,可他觉得是个负担,高兴不起来,挨肩坐,并排走,雯馨旁若无人,他也不愿主动搭讪,只是完成主人交待的使命罢了。
一日上午,一枝花提着一物件,来到大珠面前,说:“听讲你会拉胡琴,老板特为买来一把。今后你用不着帮张妈做家务,呒没事体,就拉拉胡琴,大小姐老欢喜音乐咯。”说罢递过胡琴。大珠虽感意外,但仍接过,脱下布套,哟!是一把制作精良的紫檀木二胡,沉甸甸,亮晶晶,比起他那把自制的二胡,不知好了多少倍,不由一阵惊喜。年幼时,经常见到一瞎子算命先生,穿着破长衫,胸前挂着一把二胡,身旁一女孩搀扶着,一边拉着不知名的曲子,一边行走在弄堂里,他尾随于后,那悦耳的琴声,听得入迷,很想买一把二胡,可是没钱,于是,找来一只竹筒,钻出两个洞眼,蒙上癞蛤蟆皮,配上杆、轴、弦、弓、码和千金,自制的二胡成功了,模样虽丑陋,但照样能拉出动听的乐音。大珠不但手巧,而且心灵,人说“百日笛,千日箫,一把二胡拉断腰”,也不过十来天,无师自通,居然能奏出一曲完整的民间小调,虽不识谱,可乐感佳,记性好,听过的旋律,就能演奏出来,颇似当下的某些流行歌手,全然不懂乐理知识,却能当上歌星。
大珠坐下,定准音,端起架子,左手按弦,右手运弓,奏起家乡小调《拔根芦柴花花》,音色纯厚,十分悦耳。正在闺房里闷坐的雯馨,听到琴声,感到惊奇,不禁走下楼来看个究竟,出乎意外,操琴者竟是车夫……她立在一旁侧耳静听。平日里,她自认是个无药可救的病人,关在房里,无所事事,翻翻张爱玲的小说,看倦了,就摆弄那架手摇留声机,听听唱片,刘天华的二胡曲,周璇、王人美、龚秋霞、陈燕燕等电影明星唱的歌,耳熟能详,但她觉得都不如眼前的琴声新鲜而动听。一曲奏罢,雯馨破天荒地对大珠说:“再拉一曲《病中吟》吧!”
“我不会这曲子。”大珠摇摇头答道。
“是电影插曲,”她补上句,“喏!就是电影《渔家女》里唱的。”
大珠点点头,《渔家女》在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获得荣誉奖后,插曲很快流行开来,他听过,能奏出,琴声再起,委婉哀切……雯馨情不自禁地跟着旋律,悄声哼出歌词:“天上旭日初升,湖面好风和顺,摇荡着渔船,摇荡着渔船,做着我们的营生。手把网儿张,眼把鱼儿等,一家的温饱就靠这早晨。男的不洗脸,女的不搽粉,大家各自找前程……”
插曲唱完,一枝花暗喜过望,拍响巴掌,兴奋地说:“再来一个!唱那《马路天使》的‘小妹妹唱歌郎奏琴’!”大珠听了霎时面红耳赤,雯馨反应更强烈,板着脸,瞪起眼,给母亲一个难看,接着屁股一扭,“噔噔噔”转身返回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