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病从口入”的外科急腹症
李新平 施宝民
  近日,普外科连续碰到两例消化道异物穿孔的急腹症患者,而所谓的“异物”却并非病人故意吞服的金属物品,患者也都否认曾吞服异物。两位病人都出现了弥漫性腹膜炎症状,手术中的探查结果显示:一例是鱼骨导致的末端回肠穿孔,做了小肠部分切除;另一例则是鸡骨造成的横结肠穿孔,只能行结肠造口,还需要二次手术回纳造口。原来,两位患者的消化道穿孔都是饮食不当造成的。

  事实上,不少外科医生都曾遇到过类似的急腹症患者,而异物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有鱼刺、鱼骨、碎骨片、枣核……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 老人或者儿童进食时不当心吞入较大锐利的骨片、鱼刺、枣核等;2. 吃饭时高谈阔论,精力不集中而误吞异物;3. 酒桌上控制力下降,进食咀嚼不当吞咽异物。这类疾病以预防为主,尽量做到进食不语,给老人和小孩的食物要有一定的选择性。用刀剁碎小排、骨头等食材时可能产生尖锐的小骨片,建议烹制前应当多次清洗。

  一旦遇到“误吞”,如果有明确这类异物误吞史,并且短期内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或者异物较大较尖,预期可能造成消化道损伤者,都应该马上就医,此时异物一般还位于食道或者胃腔里,可以尝试通过胃镜等方法将其取出。如果吞服异物超过4-6小时,则异物通常已进入小肠,无法经胃镜操作取出,就需要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发热等症状发生。一般情况下,48-72小时内异物就随同食物残渣从体内排出,除非异物在消化管道内遇阻。因此接下来几天时间是密切观察期,一旦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具体情况。

  李新平 施宝民(主任)(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同济医院普外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特别报道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长三角
   第A18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19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资讯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
   第B03版:康健园/医苑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健康园/康复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两类人小心颈椎病来袭
“病从口入”的外科急腹症
年轻人腰背痛最易漏诊 强直性脊柱炎去看风湿免疫科
宝宝主食首选母乳
甲亢必杀技:核技术中的“碘-131”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4“病从口入”的外科急腹症 2014-08-04 2 2014年08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