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年第一次执政是自民党执政的延续,而2012年第二次执政是自民党击败民主党重新夺回政权。因为从小泉上台后日本国内的右翼思潮在不断膨胀,为了巩固自民党执政,他必然会用强硬来迎合国内日益抬头的强硬思潮,以此来凝聚人心。
2. 国内政治势力:和2006年比,右倾政策领导下的政治派别势力在逐渐增强,在当时众议院选举中,由石原慎太郎领导的维新会占据了54个议席,在国会内破坏中日关系。而且“购岛事件”恰巧发生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双方准备举行的600多项纪念活动临时取消了。并且,76%的众议院议员主张修改宪法,迫于这种右翼势力的压力,安倍不可能调头来改善对华态度。
3. 安倍本人情况:他是极右派,一贯主张亲美国,对中国强硬,不可能有很高的修补中日关系的意愿。
4. 在经济方面,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急速下滑,加上2011年的3·11大地震给日本经济带来惨重损失,当时日本国内就呼吁日本经济复兴。而那时中国经济占据世界第二,超越日本,日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很多日本民众对这样的状况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迁怒于中国。
5. 美国在背后的推波助澜。美国要实施重返亚太的战略,就要在亚洲找一个代理人牵制中国,安倍为了讨好美国就要对中国强硬。
6. 安倍在2006年上台的时候面对的就只是小泉连续参拜靖国神社这个历史问题。而现在又增加了钓鱼岛这个领土主权问题,这个双重因素造成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现行对华政策
不断抹黑中国
第一,政治上,公然否认侵略历史,试图成为“普通(正常)国家”,丢掉战败国的历史包袱;第二,利用领土争端(钓鱼岛事件)炒作,渲染安全局势的恶化;第三,拉拢其他国家来对抗中国,凭借对华强硬姿态来掀起民族情绪,助力经济发展;第四,在经济上和周边国家加强合作,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第五,在外交上,采取甜甜圈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多渠道外交手段,来构筑对华包围圈,在世界上也发起对华舆论战,企图夺取舆论制高点,在改变日本战败国形象的同时抹黑中国。
右翼势力猖獗
美化侵略历史
有日本人质疑:为什么鸦片战争时英国也侵略中国,中国没让他们持续道歉,却让日本人没完没了地道歉?
因为现在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否认、美化侵略的历史,还否认慰安妇问题,参拜靖国神社,抗议南京大屠杀、韩国慰安妇申遗。不仅如此,在安全军事上强行通过人人自危的《特定秘密保护法》,还大幅度放宽向外输出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解禁集体自卫权,因此无论在言语还是行动上不但无悔改之意,还倒行逆施。
加强民间往来
遏制右翼势力
我们应该加强对日本民间做工作,在坚持主权立场和正确的历史观毫不动摇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以民促官”的传统,这是被2000多年历史所证明的经验。要把安倍的右翼势力和普通民众区分开来,继续加强民间往来,通过民间的力量来遏制日本的右翼势力,抵制安倍政权。 丹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