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被掠去的中国文物——~~~
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被掠去的中国文物——~~~
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被掠去的中国文物——~~~
     
2014年08月1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被掠去的中国文物——
追索唐鸿胪井刻石体现国际正义
程绩
■ 唐鸿胪井刻石目前被深藏于日本皇宫 图TP
■ 唐鸿胪井刻石拓片之一
  本报记者  程绩

  今天是二战日本战败投降69周年,我国多地举行仪式祭奠战争中死难的同胞。与此同时,一场针对侵华日军盗取中国文物的追索行动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近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发布消息,已通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归还所掠文物“唐鸿胪井刻石”。这是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中国文物。

  “唐鸿胪井刻石”是唐朝对东北地区行使主权的重要证物,目前深藏在日本皇宫内,被公认为日本掠华的“一号文物”。“唐鸿胪井刻石”为何宝贵?究竟有没有可能讨回来?向日本追讨文物意义何在?记者采访了多位知情人。

  “刻石”被掠证据确凿

  “这块石头被摆放在日本皇室花园小路旁的一个山坡上,往来都能看得见”,学者王仁富告诉记者,他研究“唐鸿胪井碑”已有20多年。

  “唐鸿胪井刻石”是一块重达9吨半、体积十余立方米的不规则巨石,石身上刻有29个字:“持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这29个字记录了一段“渤海归唐”的重要历史,唐开元二年,册封“渤海”使臣唐鸿胪卿崔忻。“‘唐鸿胪井刻石’见证了唐朝对东北地区行使主权的历史。这种具有主权意义的文物并不多见,对中国东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非常珍贵。”王仁富说。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租借了旅顺,7月,日本外务省派东洋史学者内藤湖南考察旅顺文化遗产时,曾委托其鉴定“鸿胪井刻石”。根据日本防卫研究所图书馆收藏“明治37、38年战役战利品寄赠资料”显示,刻石是于1908年8月被日本海军献给皇室的。

  “‘唐鸿胪井刻石’连同后盖的亭子一起送入日本皇宫,同时留下了多达64页的接收文件。”王仁富说。

  今年恰逢“唐鸿胪井刻石”建立1300年,以王仁富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早在多年前就已成立了“唐鸿胪井碑研究会”,对“唐鸿胪井碑”进行历史研究,包括碑的历史价值,掌握了日本掠夺刻石及刻石现存处所等大量证据。

  “碑最早存放于中国何处,什么时候被抢走的,现存于何处等,证据非常确凿。”王仁富2011年曾致信日本皇宫询问“唐鸿胪井刻石的安危”,日本皇宫回函确认“唐鸿胪井碑”安全无恙。这也是百年来,日本皇宫首次就唐鸿胪井碑现状予以公开回应。“2005年,中国唐鸿胪井碑研究会的一个高级代表团赴日,提出考察日本皇宫里这块刻石的要求,但是被日方拒绝了。”王仁富透露,日方一直不愿意让中国学者看到这块石头。

  追讨被掠文物合理合法

  这次牵头向日本提出追讨文物的,是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多年来他们一直积极为处理战后遗留问题而努力,劳工索赔、慰安妇索赔、大轰炸受害者索赔等。今年8月5日,该联合会成立了文物追讨部,“过去我们一般都是用高价回购的形式将被掠文物赎回,但我们认为这掩盖了战争罪行,首先应该进行追讨。”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不仅仅是在追讨一件文物,更是体现一种国际正义。”选择“唐鸿胪井刻石”作为第一个向日方进行追讨的文物,童增表示“这是因为刻石被掠证据确凿,有利于追讨。”

  目前日方尚未做出回应,但童增对追讨的前景依然乐观,“现在日本的天皇明仁跟他的父辈不太一样,他经历过全世界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也是个主张和平的天皇。此外,《朝日新闻》等已经报道了追讨事件,相信日本方面会做反思。”

  记者采访了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代表人物王选,她也肯定这次民间发起的追讨行为,“我认为日方归还刻石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日本皇室来说,在皇宫里放一件偷抢来的文物,并不体面。如果能够在此时归还,或许能缓和目前的两国关系。”

  根据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国际法归还文物的原则》,任何因战争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且不受时效限制,不论时间跨度多大。另外,中国在签署《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文物返还的公约》时也曾声明,“中国政府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利”。

  民间的努力,已经推动了政府对该事件的重视,童增告诉记者,“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已经对这件事表达了关注。”如果日本皇室和政府始终都不回应,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一直不断地表达诉求,“希望政府能够介入。”

  可借鉴韩国成功经验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霍政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国家的文物法规定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从法律上讲,只有国家或者说只有政府是提起文物追索的主体,民间追索说只能起到舆论和道义的支持作用,体现中国民众的诉求。”

  王选建议,应当借鉴韩国向日本追讨文物成功的经验。根据韩国的统计,目前确认流失日本的朝鲜半岛文物有6.6万件,到目前为止,已经追回近十分之一。

  日本曾系统地向韩国返还大量文物,一次是1965年,在美国协调下,日本与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签订了《韩日协定》,日本向韩国返还了1430件文物;另一次是2010年,日韩两国共同纪念日本强行吞并韩国100周年,又签订了返还文物的双边协议,据此,日本又返还了约1000件珍贵韩国文物。

  “对于日本政府和皇室来说,返还文物的行为展现了和平的意愿,在国际形象上是加分的。”王选说。

  韩国追回的被掠文物中,与“唐鸿胪井刻石”最有可比性的是“北关大捷碑”。公元1592年后,日本入侵朝鲜失败,朝鲜建立“北关大捷碑”。日俄战争爆发后,日军将此碑掠夺到日本,几乎与唐鸿胪井碑同时期被掠走,“北关大捷碑”被存放在靖国神社内。1970年开始,韩国民众就积极努力地要求日本归还“北关大捷碑”。经过长达近35年的努力,2005年日本正式将此碑归还韩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民生上海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2014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申城社区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新民环球特别报道
   第B02版:新民环球特别报道
   第B03版:又逢甲午析东邻·新民环球特别报道
   第B04版:又逢甲午析东邻·新民环球特别报道
   第B05版:又逢甲午析东邻·新民环球特别报道
   第B06版:又逢甲午析东邻·新民环球特别报道
   第B07版:又逢甲午析东邻·新民环球特别报道
   第B08版:专版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海归心声
   第B12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4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8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9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20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21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22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23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2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摩登
   第C04版:菁英
   第C05版:妆容
   第C06版:资讯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追索唐鸿胪井刻石体现国际正义
流失日本的中国文物知多少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04追索唐鸿胪井刻石体现国际正义 2014-08-15 2 2014年08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