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希特勒偷袭苏联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启动大规模援苏运动,当年8月31日,第一批西方物资运抵苏联阿尔汉格尔斯克港,由此拉开持续4年的“胜利后勤”行动。当时,英美援苏物资的运输主要有3条路径:一是经太平洋将物资运到苏联远东;二是通过波斯湾运到伊朗,再通过公路运到苏联巴库;三是通过北部航道,从苏格兰和冰岛将物资运到苏联北极港口。
北部航道是美英向苏联输送补给最便捷的路线,德军对其封锁也最为严密。为了护送这些物资,英美盟军先后出动435艘战舰,与纳粹德国海空军展开殊死搏斗,当西方船队摆脱德军追杀,接近苏联巴伦支海水域后,则由苏军接手护航。
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西方盟国共向苏联输送了价值120亿美元的物资(按如今市价计算约为1700亿美元),以北部航线为例,西方盟国共投入786艘货轮,而抵达苏联港口的仅707艘,装船物资370万吨,而运抵的只有336.5万吨。
在西方援苏物资中,最宝贵的是航空燃料,其次是汽车用油(特别是高品质坦克用油)。1941年开战前,苏联自产的高品质航空油料只能满足4%的需求,1941年8月至1945年9月,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给苏联的航空油料相当于苏联自产的4倍。在公路运输方面,美国援苏汽车41万辆,是苏联战时产量的1.5倍,提供的摩托车是苏联自产的1.2倍,如果再考虑到美国汽车的载运能力更大,所起作用不容忽视。
在铁路运输方面,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向苏联提供了62万吨铁轨,占苏联战时铁轨用量的56.5%。同时,美国提供的蒸汽机车是苏联自产的2.4倍,电气机车是苏联自产的11倍,列车车厢是苏联自产的10.2倍。
在有色金属方面,美国向苏联提供金属铜38.7万吨,是苏联自产的82%,提供金属铝25.6万吨,是苏联自产的1.25倍。这些金属被苏联用于生产歼击机和坦克发动机。
尽管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关系常有起伏,但参加过二战的各国盟军老战士们仍自发成立了一系列社会组织,每年都举行活动,向外界介绍同盟国并肩抗击纳粹的历史,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张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