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帮扶力度
继去年的“当昨天遇见未来——非遗与当代艺术的对话”之后,今年艺术节“扶青计划”的委约主题“进化——适应与衍变”更加鼓励创作者在创新上的思考。共有100多位来自美国、韩国、比利时以及中国的上海、浙江、成都、内蒙古、台湾等地青年华人艺术家报名参选,打破了以往参与者集中于京沪两地的有限局面。最终入围的作品由去年的6个增加到14个,包括音乐剧《晋阳》、现场声景与电子音乐《物·语》、多媒体话剧《M先生的盛宴》、实验昆曲《题曲》等。上届创想周的委约艺术家们也将继续带来新的作品。哈佛音乐才子吴承昊与内蒙古的安达乐队等跨界合作,将带来交响乐协奏曲《最后的草原》。
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刘文国告诉记者,与以往两届不同的是,今年的“扶青计划”在帮扶方面加大了力度,入围委约作品单元的每一部作品除了能得到15万元的资助之外,还可以得到谭盾、林怀民、杨丽萍、田沁鑫等业内翘楚的一对一辅导。九月上旬,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创始人荣念曾和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携制作舞美团队为入围作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锤炼,每个作品的主创人员都有3-4次与大师单独讨论的机会。刘文国表示,艺术节就是一个孵化的平台,希望全世界的青年艺术家来上海创业发展。
精彩亮点不少
除了经过严格把关和润色的“委约作品”之外,“青年艺术创想周”上的“邀约活动”有不少精彩亮点。今年邀约活动由去年的 200场增至300场,包括约90个舞台节目、50多个讲座沙龙、20多项视觉展览。其中创意跨界是今年节目的关键词,中英合作的视觉魔幻剧《龙》、中西融合的木偶戏曲《美女与野兽》、中法合作的皮影戏曲《灯官油流鬼》都将为观众带来新奇体验。上海本土的Vocal Force组合将由三位青年男中音为观众带来五种语言的经典名曲。话剧《狂人日记》、加拿大世界音乐乐队、香港踢踏舞剧《踢踏飙城》等也在青年艺术爱好者中炙手可热。
为了增加观赏性,艺术节还特地邀请了一批海内外创意节目,比如:获得爱丁堡艺穗节五星好评的英国幽默肢体剧《Smashed爱疯苹果》以及太阳马戏原班人马组成的加拿大七手指剧团所演绎的新马戏《幻影寻踪》,还有根据世界知名儿童绘本改编的同名加拿大儿童剧《好饿的毛毛虫》等。除了戏剧主打板块,创想周期间还将有戏装巡游以及“群音荟萃”的音乐演出。另外,林怀民、叶锦添、荣念曾、德贡等艺术大师和教授们也将在创想周期间举行公开讲座和课程。
今年的创想周不仅在活动内容和作品数量上“扩容”,还联合了全国16所高校共同参与,活动场地也在去年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的基础上,又增开了校内黑匣子和东排剧场,并辐射至一些分会场,比如:上戏莲花路校区、马兰花剧场、贺绿汀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