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30日正式开通以来,上海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已完成了一期建设,分别面向信用主体和信用服务机构开通。目前已覆盖79个部门和单位,信息事项数达1296项,政府用户的部门涉及55个部门,查询使用数量达到自然人352万,法人2.46万。同时,结合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形成“三个清单”、“三个阶段”的信用管理模式,通过试点方式推广公共信用信息应用,鼓励各类主体查询平台,使用信用信息。
据介绍,市信用平台除面向政府部门提供查询服务外,也向法人和自然人提供其本人公共信用信息的查询服务。法人和自然人向市信用平台查询自身公共信用信息主要经过线上预约、现场验证和结果获取三个步骤,可先登录“上海诚信网”(www.shcredit.gov.cn)相关栏目进行线上预约。
结果获取方面,上海市信用平台目前主要通过加密电子邮件提供查询结果推送服务,信息主体凭本人在现场验证时设定的密码阅读本人查询报告,有特殊需求的也可到服务窗口现场领取,或选择快递等方式获取本人的纸质查询报告。诚信活动周活动现场,29家信用服务机构开展现场咨询,市民可凭身份证,通过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现场网点认证,预约查询个人在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上的个人记录。
【相关链接】
目前已有1000余项法人信息事项、200余项自然人信息事项,被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14版)。
本市常住人口的恶意拖欠助学贷款、手机欠费、欠税,扰乱用电秩序、破坏公共基础设施,逃票、伪造、涂改车票;考试作弊、简历造假、伪造学历,盗窃、诈骗、伪造变造买卖公文,骗取养老、生育、工伤保险待遇,无证经营,违反公共场所控烟管理等200多项个人信用信息都已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