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是德国产业和学术界率先提出并被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定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的概念,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谓“工业4.0时代”,即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打个比方说,工业4.0,不是指生产质量最好的机床卖给客户,而是要确保卖给客户的机床不死机——因为我们有足够的信息化手段来发现风险、预判问题并解决问题。”
李杰指出,其实,“虚拟网络——实体系统”(CPS)融合的思想,美国早在2006年就已提出。他分析说,相较之下,德国虽然先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但方才着手转型,而美国一直致力于以CPS为概念的先进制造,致力于工业大数据的产业浪潮。李杰认为,和这两个制造业强国相比,中国目前尚难赶上美国,但中国的工业4.0机会应该比德国大。中国包括马达、传感器、轴承、精密机械等在内的基础工业尚显薄弱,但中国的优势在于机械最多,由此产生的工业数据量也最大。
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系主任芮明杰教授指出,我国现在的互联网主要是与消费者在打交道,尚未全面进入生产制造层面。工业4.0将会是互联网的历史性机遇,想要抓住这个机遇,上海首先要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出成果、论文和专利,而且要出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成果。其次,上海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等领域需要领军企业。同时,他建议上海起草一个“工业互联智能生产系统的”发展纲要,及早规划目标、战略、技术重点等一系列方向,并且在“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由重入轻”,即由重资产产业发展为主,转为由轻资产产业发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