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买站票听交响乐
潘高峰
  潘高峰

  提到站票,首先想到的是春运时沙丁鱼罐头般摇晃的绿皮火车。谁曾想,这两个字也会与“高洋上”的戏剧和交响乐联系在一起。

  最近我在伦敦期间,赶上了每年夏季举行的逍遥音乐节(Proms)。经友人撺掇花5英镑买了一张站票,在著名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欣赏了一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对我这个高雅音乐的门外汉来说,吸引我的主要是《欢乐颂》的旋律耳熟能详。事实证明,这5镑花得太值了,尤其是听到最后乐章合唱团起立高唱之时,真有一种毛孔张开的畅快感。

  其实,比起音乐本身,能够见识到高雅音乐用站票的方式欣赏,更让人感到不虚此行。为了买站票,我们一下课便去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排队取号。傍晚时分,长长的队伍沿着音乐厅前的石阶逶迤而下,又顺着街边的人行道蛇阵般蜿蜒,一眼望不到尽头。排队的人很多是留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排在我身边的一位老人看上去有70多岁,从发型到衣着都属于不修边幅的那种,但老迈之躯愿为一场音乐会站上近2个小时,可见是真正的爱乐者。

  进场后,惊讶地发现站票位竟在最接近乐团的前场,近似于演唱会内场,如果不是考验体力,这里无疑是视听效果最佳的区域。整场音乐会,无论是欣赏水准还是礼仪风度,站票听众一点不比那些坐着的人差,除了零星几个体力不支的,包括我身边那位老人在内,大多数人都静静站立着听到了最后。

  事后才知道,高雅艺术卖站票的传统早在维多利亚时代就有,当时剧院站票只需一便士,吸引了大量劳工阶层。除了伦敦,维也纳、奥地利等艺术之都也有类似传统,歌剧、芭蕾舞、交响乐等演出都出售站票,让买不起高价票的人也有机会亲近高雅艺术。

  真的很羡慕这种氛围。当时就想,国内有没有可能这样做?老实说,辟出一个区域卖站票不难,但我们的管理者愿不愿意去做,我们买站票的听众有没有这样的欣赏水准和文明礼仪?心里没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艺评论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16版:专版/市场资讯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28版:综合/市场资讯
也听刘铁男一言
买站票听交响乐
小饭店的凉拌菜
大学应该追求“高格”
如此师表
分享“文理不分科”的改革红利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买站票听交响乐 2014-09-25 2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