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高校负责人过于浮躁和功利,自己都跌入违法乱纪的深渊,还怎能奢望他们教书育人?高校办高价培训班,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钱。对于大学,经费当然是必需的。但是,不能过于看重金钱。至于高龄大师作报告、年轻学子睡大觉,不管怎么说,也是青年学生缺乏应有的尊敬师长意识。学生有成就有荣誉,是学校的光荣;学生行为失范,学校就毫无干系?
人有人格,大学也有格,而且应该追求高格。历史上,许多书院、太学、国子监的教师和学生注重修身,关注国计民生,抨击弊政,赢得“清流”“清议”赞誉。西哲也说,大学是宁静的地方。我国高教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培养人,首先是塑造灵魂,其前提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行胜于言,大学负责人、教师本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有这样的好老师,才可能育出好学生。大学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怎么样,取决于大学的负责人和教师。(柳青河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