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贸区成立之初,太平洋保险便明确将把自贸区分公司建成太保集团制度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培育新型人才的平台,努力发展自贸区特色的保险业务。
开发自贸区特色业务
在自贸区挂牌当天,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就揭牌成立,成为首批入驻上海自贸区的单位之一,也是第一家获工商局颁发营业执照的金融单位。目前,太平洋保险寿险自贸区分公司已经获得批复,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也在积极推进中。届时,太保集团在自贸区会有三家公司的布局。
与此同时,太平洋保险还聚焦“负面清单管理、人民币自由兑换、财税政策、社会管理”,加强与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两地的交流,积极开展自贸区制度创新研究,并提出了产品监管创新、促进航运保险发展等多项建议,促成了自贸区航运产品管理和机构设立的监管创新。
大力拓展离岸业务
太平洋保险自贸试验区分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在思考怎样在自贸区内发展具有自贸区特色的、区别于自贸区外的保险业务。公司运用国际视野,学习使用国际通用的语言和规则,大胆尝试,敢为人先,大力拓展离岸业务。自贸区分公司成立至今,离岸业务保费已超2000万元人民币,在实践中锤炼了自身的风险识别、承保核保能力和风控水平,逐渐培养起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与合作能力。
太平洋保险还把出口信用险作为区内业务新的增长点,在顺利获得经营出口短期信用险经营许可证后,成功开出出口短期信用险首单业务。同时,公司积极推动创新业务的发展,着力发展责任保险,并先后在品牌汽车延保、影视综合保险、知识产权专利综合责任保险等创新险种作出尝试。
探索新型社会管理
今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使现代保险服务业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自贸区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有责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首先,建议在自贸区内先行先试,推动房屋建设工程等保证工程质量的强制保险。第二,建议探索电梯安全事故赔偿机制。目前,上海有14万座各类电梯、自动扶梯,一旦发生电梯事故都是政府花大量钱买单的,可以借鉴车险模式,将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作为自贸区各类建筑电梯管理单位招投标的基本条件,有效防范化解自贸区各类物业的电梯风险。第三,环境污染也是当今热点的社会话题,自贸区的吞吐量大,大连的漏油事故直接导致2.2亿的损失,建议自贸区进一步推动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这三个方面都关于社会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以责任保险的形式,由保险企业专业管理风险。保险公司会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防损防灾管理,减少或规避各类风险的发生。
自贸区税制创新也是保险企业关注的热点之一。对比发现,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均不征收营业税,所得税税率分别为16.5%和17%,离岸业务所得税分别为0和10%。建议上海自贸区免征离岸保险业务的营业税、所得税,以带动海外离岸保险业务的回流,降低贸易成本,增加实体经济活力,进而带动自贸区总体税收收入的增加。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