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走在上海的大街上,正犹豫着吃什么好,然后竟然走着走着在街道的转角偶遇一家挂着“淮南牛肉汤”招牌的小店,顿时有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自大学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吃到过淮南牛肉汤,时常怀念那味香醇美的味道。
和淮南一样,这家店的门口也支一大锅,锅里熬着牛骨头,乳白的汁汤,浓香四溢。案板上摆满了熟透的牛肉,杂碎,粉丝,豆皮,葱花,香菜,佐料,清清爽爽。用的餐具均为细瓷小碗,小盘小点,这倒是很符合上海吃东西精致的特点。不像淮南本地分量十分的足,一碗下来保管你吃得非常的饱。
就一会儿工夫,一碗牛肉汤就端了上来。迫不及待地品尝第一口,记忆中的味道扑面而来。再细细品尝,似乎又缺少了些什么,对,想起来是少了一张薄饼。在淮南的时候,大多数吃客都喜欢把饼蘸一下汤汁再往嘴里送。这有点像羊肉泡馍的吃法,但这饼要比馍薄而脆得多,吃起来意犹未尽。在异乡能吃到记忆中的美食,也算是无憾了,虽然味道上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
真正的淮南牛肉汤,要有丰富的锅底料,然后熬啊熬,熬啊熬,才熬出了那种醇美的味道,汤浓汁厚,醇正悠远。吃的时候凭喜好加粉丝绿豆饼或千张,但一定要加上的是切得很薄的熟牛肉,往锅里那么一烫,捞起,再添上早已熬得喷香的汤汁,最后撒上香菜,就是一碗正正宗宗的牛肉汤了。粉丝的筋斗,豆饼的韧感,百叶丝的柔软,牛肉的天香,初试停留在舌尖,一会儿香气就填满口中的每一寸地盘,齿缝舌苔无不被一种完美的感受滋润得服服帖帖,一口汤喝下,即觉得顺着汤的流淌,五脏六腑无不舒畅,每个毛孔都舒展开来,从头暖到脚都被食物的温暖给俘虏了。
有机会还是想回到淮南,吃一次真正的牛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