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海香格纳画廊展出《元-梁绍基个展》,揭开这位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隐士”的艺术家近五年来创作的“自然系列”,那是一组素朴与有力、动静与刚柔、晦暗与虚静相济相生,面对当下,在天堂和地狱之间穿行冥想的作品。展览以“元”字命名,“元”者,意为伊始、原始、基本、基因、元素。在中国古修辞中,“元”可与“园”通用,含涅槃之意。显而易见,艺术家试图敞开更大、更抽象、更理性、更纯粹的空间,在“回乡”、“度测”返朴归真的路上将蚕丝作为“归一”的“元”。梁绍基说:“蚕丝对我而言,便是时间和生命的结点在漫长的绵延旅程的显像——存在和存在者之迹,它划出了无穷大也无穷小的一”。
M50 ART SPACE推出了艺术家潘小荣的实验性个展——《潘小荣:在外部之内》,此次展览由著名批评家、策展人鲍栋策展。潘小荣是CREATIVE M50年度创意新锐评选2009年获奖选手。作为85后的年轻艺术家,他的创作一贯冷静、理性。在几年纸板刻画创作的积累和实践之下,潘小荣开始寻求突破,试图在空间、媒介、作品结构上寻求转变。此次展览中所指的外部性,既是指作品边框之外的存在,也是指相对于精神性的身体性存在,作品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自我表达,而试图与参观者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沟通。
爱普生影艺坊展出则呈现“巴黎雅顾摄影工作室80周年”摄影展,该摄影展为中国观众所精选的中外名人黑白人像作品,创作跨度达半世纪,借由爱普生艺术微喷工艺进行重新诠释与呈现。本次展出的作品由Epson Stylus Pro 9910大幅面打印机在爱普生高质量亚光照片纸250上输出。这不仅让人们有机会体验和探索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进化成就,还能令我们一起重温和想象那些光辉岁月、美好年华。
一向关注中国水墨发展的华府艺术空间在9月27日举办以“极光墨海——中国水墨艺术家暨作品赴南极展”为主题的群展,此次展览开启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的南极之行,是这些当代水墨艺术家的集体展现,将为观众呈现一场风格各异的水墨作品视觉盛宴。
M50园区内以摄影为主的全摄影画廊带来了《立面——罗永进、沈昭良摄影展》,两位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通过“立面”的展现来处理他们的题材,呈现不同的对象,说明他们都能够努力从对象本质的一面着手,以视觉的方式来挖掘并且传达对象外表之下的本质性的东西。同时,他们又想到通过类型学的方式,对拍摄对象加以相对系统的罗列并且展示。这一创作上的考虑,则更进一步地获得了从数量的角度来提示其本质性的一面的可能性。
玉衡艺术中心则在9月26日至10月31日为大家带来“山外山——沈勤、朱建忠作品展”。作为同以灰、黑水墨为创作手段的两位艺术家,透过他们的视觉精神诉求,能够运用带有民族根性的媒材,表达出颇具当代意味的文化情怀。本次展览梳理了两位艺术家近年来的创作脉络。面对沈勤和朱建忠的视觉图像世界,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澄明之境和空谷梵音的交响。他们把无限情思寄寓在有限的视觉表达间,进而营构出“象外有象,山外有山”的澄怀意境。探求他们的视觉表达行迹,不难发现他们的视觉叙事逻辑又有着同质化表征和在图像层面上很强的辨识性,在强调个人经验抒发的同时,亦强调自我价值的认同。
Vanguard 画廊的展览是艺术家肖江的个展《沿途》。2013年,肖江开始画一系列户外风景。在此之前,他所描绘的室内的空房间与日常物品,带着干枯与滞涩,陷入一种难言的窘境。它们表达的不是困苦,而是遗忘、忽视、微渺和平凡。肖江的创作对象毫不起眼,甚至有些不堪,比如便池、瓦砾、碎屑、污渍、血迹、烟蒂、泥土等。图像取材于照片和电影,被不自然的光线与失真的色彩笼罩,与日常经验分离,叙事也变得不可靠。场景与物在封闭的循环空间里互为佐证——景是物遗失的背景,物是景空虚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