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今日电 (驻京记者 杨丽琼)今天上午10时,国家统计局如期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同比增长分别为7.4%、7.5%、7.3%。
今天前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数据并回答记者提问的,仍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他将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概括为:“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但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盛来运对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做了以下分析——
稳中有进态势未变
■ 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 虽然三季度GDP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形势今年相当不错,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物价指数1-9月份上涨2.1%,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在国际形势目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国内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运行,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 三季度增速回落原因 “三季度增速有所回落,既有去年同期对比基数比较高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三季度以来,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一是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这两个因素,短期来看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
■ 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
虽然三季度GDP增速略有放缓,但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的势头也比较好,经济运行总体上来说,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
经济发展亮点突出
盛来运认为,如果从新常态的视角来看,中国经济实际上正在发生着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增长的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同时新经济的成分在茁壮成长,整个经济继续在向好的预期方向发展。主要有以下突出亮点:
■ 产业结构孕育新突破 从数据中可看到,三产的比重在继续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这是继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第一次超过工业以来,继续延续这样的趋势。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整个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
■ 需求结构有积极变化 今年以来投资增速继续高位放缓,出口增速开始换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1-3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增速的贡献要高7个百分点左右。
■ 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 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527元,实际增长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元,实际增长6.9%),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8.2%,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速度比财政收入增速高,也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继续减少,同时居民收入的中位数增速快于平均增速。
■ 区域结构有所改善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
■ 资源环境成本的消耗有所减少 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房地产开发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1.3%。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9.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8.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0.3%。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8.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0.8%。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降4.6%。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71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0%。